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引言 | 第11页 |
·大跨PC箱梁桥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点 | 第11-14页 |
·大跨PC箱梁桥的发展历程 | 第11-13页 |
·大跨PC箱梁桥的主要特点 | 第13-14页 |
·PC箱梁的裂缝问题 | 第14-16页 |
·既有PC箱梁的裂缝现状 | 第14-15页 |
·箱梁裂缝产生的原因 | 第15-16页 |
·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混凝土早期的定义 | 第16页 |
·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及其控制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问题 | 第17-19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问题 | 第17-18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混凝土收缩理论及HPC的收缩特点 | 第20-26页 |
·引言 | 第20页 |
·混凝土收缩理论 | 第20-24页 |
·混凝土收缩的种类 | 第20-21页 |
·影响混凝土收缩变形的因素 | 第21页 |
·混凝土收缩的形成机理 | 第21-24页 |
·HPC的收缩特点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第26-38页 |
·引言 | 第26页 |
·鱼鲜金沙江大桥主桥早期收缩裂缝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第26-34页 |
·桥梁概况 | 第26-29页 |
·鱼鲜金沙江大桥主桥早期收缩裂缝分布特征 | 第29-33页 |
·鱼鲜金沙江大桥主桥早期收缩裂缝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 | 第34-37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分布特征 | 第34-35页 |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成因分析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自然条件下混凝土早期收缩性能试验与分析 | 第38-56页 |
·引言 | 第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41页 |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 第38-39页 |
·收缩试件尺寸 | 第39-40页 |
·试件收缩变形量测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过程简介 | 第41-44页 |
·试验准备 | 第41-42页 |
·试模准备 | 第41页 |
·振弦式应变传感器安装 | 第41-42页 |
·试件制作与试件养护 | 第42-44页 |
·收缩试件应变测量 | 第4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混凝土收缩应变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5-53页 |
·试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箱梁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56-63页 |
·引言 | 第56页 |
·水化热温度场理论 | 第56-58页 |
·温度场与热传导方程 | 第56-57页 |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57-58页 |
·鱼鲜金沙江大桥主桥箱梁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场仿真分析 | 第58-62页 |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8-59页 |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6章 大跨PC箱梁桥早期收缩裂缝控制措施 | 第63-69页 |
·引言 | 第63页 |
·材料方面 | 第63-64页 |
·优化配合比 | 第63-64页 |
·优选原材料 | 第64页 |
·加入纤维等抑制早期收缩开裂 | 第64页 |
·设计方面 | 第64-66页 |
·施工方面 | 第66-67页 |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 第66-67页 |
·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及加快散热 | 第67页 |
·混凝土浇筑工艺 | 第67页 |
·合理养护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1 | 第75-77页 |
附录2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所获奖励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