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1页 |
·拉曼光谱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简介 | 第15-21页 |
·光散射与拉曼光谱 | 第15-18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及其特点 | 第18-20页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局限性 | 第20-21页 |
·扫描近场光学的诞生与发展简介 | 第21-24页 |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 | 第24-43页 |
·TERS的技术原理 | 第25-26页 |
·TERS的实验仪器 | 第26-28页 |
·TERS针尖 | 第28-29页 |
·TERS的研究现状 | 第29-43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43-44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第二章 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UHV-LT-STM)TERS仪器搭建与初步调试 | 第51-67页 |
·TERS仪器简介 | 第51-56页 |
·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 | 第56-58页 |
·拓展TERS光学系统 | 第58-64页 |
·激发光源的引入与Raman镜片的选择 | 第59-60页 |
·照明成像系统 | 第60-61页 |
·TERS光路的整体设计 | 第61-63页 |
·超高真空TERS光学系统的初步测试 | 第63-64页 |
·本章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第三章 TERS针尖的制备与其纳腔等离激元(NCP)模式的调控 | 第67-81页 |
·研究背景 | 第67-73页 |
·TERS针尖/衬底材质的选择 | 第67-70页 |
·STM隧道结纳腔等离激元模式的调控 | 第70-73页 |
·Ag针尖的制备与处理 | 第73-76页 |
·电化学刻蚀制备Ag针尖 | 第73-74页 |
·Ag针尖与Ag/Au单晶样品表面的UHV处理 | 第74-76页 |
·针尖与样品表面的STM表征 | 第76-78页 |
·金属衬底表面的STM成像表征 | 第76页 |
·Ag针尖等离激元模式的STM诱导发光表征 | 第76-78页 |
·本章总结与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四章 金、银体系4,4’-联吡啶分子的TERS研究 | 第81-99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81-82页 |
·Au(111)上4,4’-联吡啶分子组装薄膜的UHV-LT-TERS研究 | 第82-87页 |
·UHV环境下Au(111)表面4BPY分子组装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83-85页 |
·Au(111)表面4BPY分子组装薄膜UHV-LT-TERS检测 | 第85-87页 |
·Ag(111)上4BPY单分子的UHV-LT-TERS研究 | 第87-94页 |
·Ag(111)表面4BPY单分散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87-88页 |
·Ag(111)表面单分散4BPY分子的TERS表征 | 第88-89页 |
·Ag(111)表面4BPY单分子TERS显微成像 | 第89-92页 |
·Ag(111)表面4BPY单分子TERS信号强度与距离d的变化关系 | 第92-93页 |
·Ag(111)表面4BPY单分子TERS信号稳定性测量 | 第93-94页 |
·本章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第五章 卟啉分子的单分子针尖增强非线性拉曼散射光谱学研究 | 第99-117页 |
·研究背景介绍 | 第99-102页 |
·Ag(111)表面亚单层H_2TBPP分子样品的制备与STM形貌表征 | 第102-103页 |
·H_2TBPP分子可控的TERS识别和TERS光谱选律的研究 | 第103-107页 |
·H_2TBPP分子的TERS光谱识别 | 第103-104页 |
·单分子TERS选律 | 第104-105页 |
·单分子TERS选律的应用展示 | 第105-106页 |
·单个H_2TBPP分子TERS光谱的稳定性测量 | 第106-107页 |
·隧道结NCP模式调控与频谱匹配条件的实现以及其重要性 | 第107-108页 |
·H_2TBPP分子的等离激元增强非线性拉曼散射的实验研究 | 第108-114页 |
·增强的H_2TBPP分子拉曼散射非线性光谱学研究 | 第108-110页 |
·H_2TBPP分子的超高空间分辨TERS显微成像 | 第110-114页 |
·本章小结与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