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导言 | 第10-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案例研究法 | 第13-14页 |
(二) 文献法 | 第14页 |
(三) 比较法 | 第14-15页 |
一. 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 第15-23页 |
(一) 法律关于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规定 | 第15-16页 |
(二) 学术界关于我国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的观点 | 第16-18页 |
1. 公务法人说 | 第16-17页 |
2. 行政主体说 | 第17页 |
3. 第三部门说 | 第17-18页 |
(三) 我国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 第18-20页 |
1. 特别权力关系说 | 第18-19页 |
2. 公法契约关系说 | 第19页 |
3. 私法契约关系说 | 第19-20页 |
4. 双重法律关系说 | 第20页 |
(四) 我国高等学校违纪处分条例的法律效力 | 第20-21页 |
(五) 我国高等学校处分权的法律性质 | 第21-23页 |
1. 内部行政行为说 | 第22页 |
2. 外部行政行为说 | 第22-23页 |
二. 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第23-36页 |
(一) 我国目前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 | 第23-25页 |
1. 《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 | 第23页 |
2. 《高等教育法》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 | 第23-24页 |
3.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规定 | 第24-25页 |
(二) 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种类 | 第25-26页 |
(三) 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的程序 | 第26-27页 |
(四) 目前我国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 第27-36页 |
1. 高等学校行使违纪处分权利的界限模糊 | 第28-30页 |
2. 高等学校违纪处分法规缺乏规范性 | 第30-31页 |
3. 学生权利救济制度的缺陷 | 第31-36页 |
三. 域外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比较 | 第36-45页 |
(一) 美国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以斯坦福大学为例 | 第36-40页 |
(二) 英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制度:以牛津大学为例 | 第40-43页 |
(三) 英美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启示 | 第43-45页 |
四. 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的完善 | 第45-52页 |
(一) 明确高等学校行使违纪处分权力的界限 | 第45-46页 |
(二) 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法规的完善 | 第46-47页 |
1. 区分学术行为与非学术行为 | 第46-47页 |
2. 区分校内行为与校外行为 | 第47页 |
(三) 构建正当程序制度和学生违纪处分听证制度 | 第47-50页 |
(四) 学生救济途径的完善 | 第50-52页 |
1. 行政救济途径:学生申诉制度 | 第50-51页 |
2. 司法救济途径:司法审查在高校学生管理的介入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