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麦克尤恩前期小说中的个体成长与发展--以性别差异与两性关系为视角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两性冲突对立与个体成长:《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第15-29页
 第一节 女性控制欲造成的男性成长悲剧第16-22页
 第二节 男性自我确认焦虑引发的女性悲剧第22-29页
第二章 从家庭走向社会与历史的个体:《时间中的孩子》与《黑犬》第29-43页
 第一节 家庭关系的调和与男性个体生命的升华:《时间中的孩子》第30-37页
  1 男性个体作为丈夫和父亲第30-33页
  2 男性个体作为儿子第33-36页
  3 男性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第36-37页
 第二节 两性主体性的对等与个体对历史的承担:《黑犬》第37-43页
  1 从两性心智模式的对等到两性对立的消解第38-40页
  2 个体的心智模式与历史认知第40-43页
第三章 个体道德意识的觉醒及其道德实践:《赎罪》第43-64页
 第一节 女性言说主体的个体成长发展:麦克尤恩的自我超越第43-47页
 第二节 超越性别的个体之建立与个体道德意识的觉醒第47-57页
  1 超越性别的个体对两性关系的误读及其对和谐两性关系的重新确信第48-50页
  2 误读背后超越性别的自我中心主义第50-53页
  3 个体道德意识的觉醒与自省——对他者主体性的发现第53-57页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实践:独自承担起对社会、历史与他者的责任第57-64页
  1 个体承担责任能力之欠缺第58-60页
  2 两性心智模式的融合:从沉思到迎向社会、历史和他人的道德实践第60-64页
结语第64-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取向纳米蚕丝蛋白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形态及增殖的影响
下一篇:留学生汉语交际文化词习得情况调查--基于四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