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初探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1 引言 | 第13-2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城市化浪潮对自然环境的冲击 | 第13页 |
| ·历史文化遗产亟需保护 | 第13页 |
| ·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 | 第13-14页 |
| ·政府政策的影响 | 第14页 |
|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4-18页 |
| ·绿道 | 第14-15页 |
| ·城市绿道 | 第15-17页 |
| ·景观 | 第17页 |
| ·景观设计 | 第17-18页 |
|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第18-22页 |
| ·国外绿道研究动态 | 第18-20页 |
| ·国内绿道研究动态 | 第20-22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22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2-23页 |
| ·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 | 第23-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 ·研究的框架 | 第25-26页 |
| 2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基础研究与分析 | 第26-33页 |
| ·城市绿道构成要素的研究与分析 | 第26页 |
| ·绿廊系统 | 第26页 |
| ·人工系统 | 第26页 |
| ·城市绿道的基本类型 | 第26-27页 |
| ·城市绿道的功能 | 第27-28页 |
| ·连通功能 | 第27页 |
| ·自然生态 | 第27页 |
| ·休闲游憩 | 第27页 |
| ·历史文化 | 第27页 |
| ·慢行交通 | 第27-28页 |
| ·城市绿道的特征分析 | 第28页 |
| ·与城市其他线性空间的区别与联系 | 第28-29页 |
| ·相关理论在城市绿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第29-33页 |
| ·游憩学 | 第29-30页 |
| ·景观与意象相关理论 | 第30页 |
| ·大众行为心理学 | 第30-31页 |
| ·线性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 第31页 |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31-33页 |
| 3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 第33-44页 |
| ·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城市绿道 | 第33-35页 |
| ·新加坡公园绿道 | 第35-37页 |
| ·伦敦东南绿道中小型综合性绿道建设 | 第37-38页 |
| ·珠三角地区绿道 | 第38-42页 |
| ·我国城市绿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 4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方法与对策 | 第44-54页 |
|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内容 | 第44页 |
|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程序 | 第44-45页 |
|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 ·生态化原则 | 第45页 |
| ·地域化原则 | 第45页 |
| ·多样化原则 | 第45页 |
| ·人性化原则 | 第45-46页 |
| ·科学化原则 | 第46页 |
|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对策的研究 | 第46-54页 |
| ·绿廊景观设计 | 第46页 |
| ·节点景观设计 | 第46-48页 |
| ·慢行交通景观设计 | 第48-51页 |
| ·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 第51页 |
| ·标识系统设计 | 第51-54页 |
| 5 福清市绿道(一期)景观设计 | 第54-74页 |
| ·项目概况 | 第54-56页 |
| ·现状分析 | 第56-58页 |
| ·设计定位 | 第58页 |
| ·整体规划 | 第58-59页 |
| ·景观分区(一期) | 第59-60页 |
| ·详细设计 | 第60-74页 |
| ·慢行系统 | 第60-63页 |
| ·交通衔接系统 | 第63-64页 |
| ·绿廊系统 | 第64-69页 |
| ·服务设施系统 | 第69-72页 |
| ·标识系统 | 第72-74页 |
| 6 讨论 | 第74-75页 |
| ·绿道建设的必要性 | 第74页 |
| ·怎样做好绿道的景观设计工作 | 第74-75页 |
| 7 结论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