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市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19页 |
Abstract | 第19-23页 |
1 引言 | 第23-42页 |
·研究背景 | 第23-27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农业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动态 | 第29-32页 |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方面的研究动态 | 第32-37页 |
·研究的内容及重点 | 第37-3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38-3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9-42页 |
·研究方法 | 第39-41页 |
·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2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42-61页 |
·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内涵 | 第42-45页 |
·农业资源概念的界定 | 第42-43页 |
·农业资源的特点和分类 | 第43-45页 |
·农业资源利用的含义及模式 | 第45-48页 |
·农业资源利用的含义 | 第45页 |
·农业资源利用的模式 | 第45-46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 | 第46-48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 | 第48-58页 |
·农业生态系统理论 | 第48-50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50-55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55-56页 |
·市场经济配置理论 | 第56-58页 |
·农业资源利用评价的方法 | 第58-61页 |
·指标评价法 | 第58-59页 |
·模型评价法 | 第59-60页 |
·区类评价法 | 第60-61页 |
3 绥化市农业资源态势分析 | 第61-88页 |
·绥化市概况 | 第61-7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61-64页 |
·资源概况 | 第64-6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67-70页 |
·绥化市农业资源态势 | 第70-74页 |
·耕地资源态势 | 第71-72页 |
·水资源态势 | 第72-73页 |
·其他农业资源态势 | 第73-74页 |
·绥化市农业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 第74-88页 |
·农业资源自然要素配置现状 | 第75-81页 |
·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81-88页 |
4 绥化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分析 | 第88-101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88-89页 |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88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88-89页 |
·确定指标权重 | 第89-90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 第90-96页 |
·评价模型的选择 | 第90-91页 |
·评价标准 | 第91页 |
·评价结果 | 第91-96页 |
·绥化市农业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 第96-101页 |
5 绥化市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与措施 | 第101-123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途径 | 第101-110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 第101-104页 |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 第104-110页 |
·实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第110-111页 |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第111-113页 |
·加强黑土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永续利用资源 | 第113-115页 |
·利用农业比较优势,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 第115-117页 |
·大力发展多功能性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第117-120页 |
·加强农业现代化与产业进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 第120-123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23-128页 |
·结论 | 第123-126页 |
·讨论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