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转cAPX基因杨树的获得及cAPX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3页
 一、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简介第12-14页
  1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发现第12页
  2 APX 反应机制第12-13页
  3 APX 基因家族简介第13-14页
 二、转基因杨树概述第14-17页
  1 抗虫基因研究第14-15页
   ·转 Bt 基因第14页
   ·转复合抗虫基因第14-15页
   ·转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第15页
   ·转蝎神经毒素基因第15页
  2 抗病基因研究第15-16页
   ·转抗病毒基因第15页
   ·转抗菌基因第15-16页
  3 抗除草剂基因研究第16页
  4 抗胁迫基因研究第16-17页
   ·转抗氧化剂基因第16页
   ·转抗冻基因第16页
   ·转耐盐和抗旱基因第16-17页
 三、启动子概述第17-20页
  1 植物基因启动子简介第17页
  2 启动子功能研究方法第17-20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法第18-19页
   ·实验分析法第19-20页
  3 启动子克隆的意义第20页
 四、杨树基因启动子的克隆方法第20-22页
  1 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克隆启动子第21页
  2 利用 PCR 技术克隆启动子第21-22页
   ·普通 PCR第21页
   ·降落 PCR第21-22页
   ·TAIL-PCR第22页
 五、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第22-23页
第二部分 转 cAPX 基因杨树的获得及分子鉴定第23-33页
 一、材料和方法第23-26页
  1 实验材料第23页
  2 实验方法第23-26页
   ·毛白杨分化再生体系优化第23-24页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毛白杨第24-25页
   ·转基因毛白杨的分子检测第25-26页
   ·阳性植株的进一步筛选第26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1 毛白杨分化再生体系优化第26-29页
   ·外植体类型的选择第26-27页
   ·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对毛白杨组培苗分化率和玻璃化的影响第27-29页
   ·琼脂浓度对毛白杨组培苗分化率和玻璃化的影响第29页
   ·蔗糖浓度对毛白杨组培苗分化率和玻璃化的影响第29页
  2 毛白杨转化再生植株的获得第29-30页
  3 转基因毛白杨的 PCR 检测第30-31页
  4 阳性植株的进一步筛选第31页
 三、讨论第31-33页
第三部分 毛白杨 cAPX 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第33-69页
 一、材料和方法第33-46页
  1 实验材料第33-35页
   ·植物材料第33页
   ·菌种第33页
   ·质粒载体第33页
   ·培养基、酶及生化试剂第33-34页
   ·引物序列第34-35页
  2 主要仪器设备第35-36页
  3 实验方法第36-46页
   ·毛白杨基因组 DNA 的提取(2×CTAB 法)第36页
   ·APX-Ⅱ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36-42页
   ·APX-Ⅸ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42-44页
   ·APX-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44-45页
   ·APX-Ⅲ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45-46页
  4 分析软件第46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46-67页
  1 毛白杨 APX-Ⅱ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46-54页
   ·Ⅱ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第46-49页
   ·Ⅱ基因第一次扩增第三轮产物测序结果第49页
   ·侧翼未知序列分析第49-54页
  2 毛白杨 APX-Ⅸ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54-61页
   ·Ⅸ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第54-57页
   ·Ⅸ基因第一次扩增第三轮产物测序结果第57页
   ·侧翼未知序列分析第57-61页
  3 毛白杨 APX-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61-65页
   ·Ⅶ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61-62页
   ·Ⅶ基因第一次扩增第二轮产物测序结果第62页
   ·侧翼未知序列分析第62-65页
  4 毛白杨 APX-Ⅲ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和序列分析第65-67页
   ·Ⅲ基因启动子序列的克隆第65-67页
   ·Ⅲ基因第一次扩增第二轮产物测序结果第67页
 三、讨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桃组织再生特性的研究
下一篇:奶牛A2M转录调控分子机制及其功能性分子标记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