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4-19页 |
(一) 转移支付的内涵解析 | 第14-15页 |
(二) 转移支付制度依据的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1. 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法经济学依据:地方政府的存在 | 第15-16页 |
2. 转移支付制度的法理依据:公平 | 第16-17页 |
3. 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经济法依据 | 第17-19页 |
二、目前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存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 第19-27页 |
(一) 目前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存的问题 | 第19-23页 |
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系统的规范性依据 | 第19-20页 |
2. 目前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存在的不足 | 第20-22页 |
3. 目前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监督存在严重缺陷 | 第22-23页 |
(二) 探析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 第23-27页 |
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系统、详细的法律规范 | 第23页 |
2. 政府间各级政府间事权、财权配置缺乏科学的划分标准 | 第23-24页 |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没有全面的实体内容 | 第24-26页 |
4. 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缺乏专门、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26-27页 |
三、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国际经验 | 第27-38页 |
(一) 美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 第27-31页 |
1. 系统、明确的法律依据 | 第27-28页 |
2.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 | 第28页 |
3. 美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体系 | 第28-31页 |
(二) 日本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 第31-35页 |
1. 日本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前提保障 | 第31-32页 |
2. 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和政策目标 | 第32-33页 |
3.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内容 | 第33-35页 |
(三) 美、日两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践经验的启示 | 第35-38页 |
1. 立足宏观调控,政策目标明确,公共服务性强 | 第35-36页 |
2. 依据科学的原则,详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 第36页 |
3. 立足国情,综合采用多种转移支付形式,合理安排总体规模和内部结构 | 第36-37页 |
4.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系统的法律依据,规范化程度高 | 第37页 |
5. 分配依据采用因素法,合理选择公式因素,科学设计计算公式 | 第37-38页 |
四、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 | 第38-48页 |
(一) 与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 | 第38-41页 |
1. 依据科学的依据,详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范围 | 第38-39页 |
2. 深化财政体制和分税制改革,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权范围,积极扩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 | 第39-40页 |
3. 建立系统、全面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 | 第40-41页 |
(二) 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自身的完善 | 第41-48页 |
1. 立足宏观调控,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目标 | 第41-42页 |
2.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形式体系,整理现行不规范的转移支付形式 | 第42-43页 |
3. 扩大转移支付的总体规模,合理安排内部结构 | 第43-44页 |
4. 建立以全覆盖式纵向模式为主,纵横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 第44页 |
5. 借鉴国际经验,采用因素法,科学设计财政转移支付的分配依据 | 第44-45页 |
6.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专向机构 | 第45-46页 |
7. 建立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全程监督机制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