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一、绪论 | 第12-20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二、试点前鄂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状况 | 第20-26页 |
(一) 试点前鄂州市城乡经济差距的状况 | 第20-22页 |
1. 试点前城乡收入差距 | 第20-22页 |
2. 试点前城乡生活差距 | 第22页 |
(二) 试点前鄂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状况 | 第22-26页 |
1. 教育方面的差距 | 第22-23页 |
2. 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 | 第23-24页 |
3. 医疗卫生方面的差距 | 第24页 |
4. 生态环境支出方面的差距 | 第24-26页 |
三、鄂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中进行的探索 | 第26-36页 |
(一) 构建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 | 第26-30页 |
1. 建设城乡一体的交通网 | 第26-27页 |
2. 建设城乡一体的供电网 | 第27-28页 |
3. 邮电通信 | 第28页 |
4.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 第28页 |
5. 供水与燃气 | 第28-29页 |
6. 生态环境 | 第29-30页 |
(二) 推行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 第30-32页 |
1. 公共财政 | 第30页 |
2. 教育均衡 | 第30页 |
3. 医疗卫生 | 第30-31页 |
4. 文化体育 | 第31页 |
5. 社会保障 | 第31-32页 |
(三)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 | 第32-36页 |
1. 户籍改革 | 第32-33页 |
2. 就业 | 第33页 |
3. 社会救助 | 第33-34页 |
4. 社区管理 | 第34-36页 |
四、鄂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的成效及难点 | 第36-43页 |
(一) 试点取得的成效及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1. 试点取得的成效 | 第36-38页 |
2. 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二) 试点存在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1. 多重二元的城乡结构未根本动摇 | 第41页 |
2. 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尚未形成,持续增收难度大 | 第41页 |
3. 在城乡新社区建设方面,资金筹措比例有待改善 | 第41-42页 |
4. 新农保险运行仍需制度创新 | 第42-43页 |
五、促进鄂州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 第43-48页 |
(一) 改革城乡财政体制,为试点建设提供财政基础 | 第43-44页 |
1. 合理划分省、市、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的职责 | 第43页 |
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乡公共财政均衡投入机制 | 第43页 |
3. 继续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 第43-44页 |
4. 创建公正、透明的公共财政管理监督制度 | 第44页 |
(二) 加大农业新社区产业培育,为试点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 第44-45页 |
1. 要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引领城乡产业发展 | 第44-45页 |
2. 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支撑城乡产业发展 | 第45页 |
3. 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城乡产业发展 | 第45页 |
(三) 推动管理体制创新,为试点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 第45-48页 |
1. 转变干部群众思想,为一体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 第45-46页 |
2. 转变现有工作机制,均衡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 第46页 |
3. 创新政府、企业、农村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城镇化建设 | 第46-47页 |
4. 整合各方资源,逐步确立农民稳定增收机制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