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本研究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 ·相关概念研究 | 第13-16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 | 第13-15页 |
| ·绩效评价 | 第15-16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内涵 | 第16页 |
| ·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 ·合作创新理论 | 第16-17页 |
| ·三重螺旋理论 | 第17页 |
| ·绩效评价理论 | 第17-18页 |
| ·国内外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 第18-24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研究 | 第18-20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20-23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评价模型的研究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与研究评述 | 第24-25页 |
| 3.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现状 | 第25-33页 |
|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主体 | 第25-27页 |
| ·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态势良好 | 第25-26页 |
| ·陕西省科研机构实力雄厚 | 第26页 |
| ·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积极性增加 | 第26-27页 |
|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科技投入不断扩大 | 第27-28页 |
|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产出稳步增加 | 第28-29页 |
| ·陕西省科技产出稳步增加 | 第28-29页 |
| ·高新技术产业化成效显著 | 第29页 |
|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存在问题 | 第29-32页 |
|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 第29-30页 |
| ·陕西省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 | 第30-31页 |
| ·企业承接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的机制不够完善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4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55页 |
|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 | 第34-37页 |
| ·现有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提出 | 第37-38页 |
| ·指标体系的筛选 | 第38-51页 |
| ·指标筛选的调查方案 | 第38-39页 |
| ·问卷的发放及收回情况 | 第39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专家建议 | 第39-51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51-54页 |
| ·指标体系确定 | 第51-52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诠释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 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研究 | 第55-64页 |
| ·我国各地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实证评价 | 第55-59页 |
| ·数据收集 | 第55-56页 |
| ·因子选取 | 第56-58页 |
| ·评价结果的计算 | 第58-59页 |
| ·陕西省产学研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 ·聚类分析 | 第59-61页 |
| ·评价结果分析及启示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6 提升陕西省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绩效的建议与对策 | 第64-72页 |
| ·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投入对策分析 | 第64-66页 |
| ·适度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 第64页 |
| ·突出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中企业的主体地位 | 第64-66页 |
|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措施 | 第66-68页 |
| ·提升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层次 | 第68-69页 |
| ·增强政府政策对产学研结合的引导支持功能 | 第69-72页 |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 | 第77-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课题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