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PBDEs简介 | 第12-13页 |
| ·PBDEs的使用情况 | 第13-14页 |
| ·PBDEs的环境行为 | 第14-18页 |
| ·在空气中的环境行为 | 第14-15页 |
| ·在土壤/沉积物中的环境行为 | 第15-16页 |
| ·在生物体中的环境行为 | 第16-17页 |
| ·在人体中的环境行为 | 第17-18页 |
| ·PBDEs的毒性 | 第18-21页 |
| ·对甲状腺的影响 | 第19-20页 |
| ·对肝肾组织的影响 | 第20页 |
|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第20-21页 |
| ·致癌性 | 第21页 |
| ·PBDEs代谢物的毒性 | 第21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1-2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BDE-209对鲤鱼的毒性研究 | 第24-31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试验部分 | 第24-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实验动物 | 第25页 |
| ·实验装置 | 第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 ·实验结果 | 第27-30页 |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27页 |
| ·慢性毒性试验 | 第27-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BDE-209对大型蚤的毒性研究 | 第31-38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大型蚤的培养 | 第31-33页 |
| ·大型蚤的来源 | 第31页 |
| ·大型蚤的培养条件 | 第31-33页 |
| ·斜生栅藻的培养 | 第33页 |
| ·蚤类毒性试验 | 第33-35页 |
| ·仪器设备 | 第33-34页 |
| ·试验程序 | 第34-35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35-37页 |
| ·急性毒性试验 | 第35-36页 |
| ·14天慢性毒性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BDE-209的细菌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 | 第38-47页 |
| ·BDE-209对发光菌的毒性研究 | 第38-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38页 |
| ·仪器 | 第38页 |
| ·试剂 | 第38-39页 |
| ·菌种准备及保存 | 第39页 |
| ·试剂准备 | 第39页 |
| ·试验操作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 ·BDE-209的遗传毒性研究 | 第41-46页 |
| ·主要试验材料 | 第41页 |
| ·菌种准备及保存 | 第41页 |
| ·试剂准备 | 第41-42页 |
| ·受试液配制 | 第42页 |
| ·试验操作 | 第42-46页 |
|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BDE-209在鱼体中的富集降解趋势研究 | 第47-57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 ·试验试剂和标准品 | 第48页 |
| ·实验鱼的暴露浓度及暴露方式 | 第48-49页 |
| ·前处理 | 第49-50页 |
| ·仪器分析 | 第50页 |
| ·实验结果 | 第50-56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50-51页 |
|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第51-52页 |
| ·生物富集趋势 | 第52-55页 |
| ·生物富集趋势同生物酶活性变化的关系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建议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