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非法采矿罪的立法沿革 | 第11-16页 |
第一节 非法采矿罪的立法概况 | 第11-13页 |
第二节 非法采矿罪修改的背景 | 第13-15页 |
一、 我国非法采矿罪的司法实践 | 第13-14页 |
二、 学界对于修改前的非法采矿罪的争议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非法采矿罪修改的状况 | 第15-16页 |
第二章 非法采矿罪犯罪构成 | 第16-27页 |
第一节 非法采矿罪的犯罪客体 | 第16-19页 |
一、 环境犯罪的同类客体 | 第17-18页 |
二、 非法采矿罪的直接客体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非法采矿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3页 |
一、 对“违反矿产资源法”的理解 | 第19-20页 |
二、 客观行为 | 第20-23页 |
三、 犯罪对象 | 第23页 |
第三节 非法采矿罪的主观方面 | 第23-25页 |
第四节 非法采矿罪的犯罪主体 | 第25-27页 |
一、 自然人犯罪的认定 | 第25-26页 |
二、 单位犯罪的认定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认定 | 第27-33页 |
第一节 非法采矿罪犯罪既遂的界限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非法采矿罪与相似罪名的区别 | 第29-32页 |
一、 非法采矿罪与破坏性采矿罪的区别 | 第29-30页 |
二、 非法采矿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 | 第30-31页 |
三、 非法采矿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区别 | 第31-32页 |
第三节 非法采矿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非法采矿罪的立法完善 | 第33-40页 |
第一节 非法采矿罪的立法价值取向 | 第34-37页 |
一、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 第34-35页 |
二、 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 第35-36页 |
三、 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非法采矿罪立法完善建议 | 第37-40页 |
一、 非法采矿罪客观方面的完善 | 第37页 |
二、 非法采矿罪保护对象的完善 | 第37-39页 |
三、 非法采矿罪法定刑的完善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