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背景 | 第11页 |
| ·数字水印的应用 | 第11-13页 |
| ·版权保护 | 第11-12页 |
| ·指纹识别 | 第12页 |
| ·复制预防和控制 | 第12页 |
| ·篡改检测 | 第12页 |
| ·ID卡安全 | 第12-13页 |
| ·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空域图像水印算法 | 第13-14页 |
| ·频域图像水印算法 | 第14-16页 |
| ·压缩域水印算法 | 第16页 |
| ·生理模型算法 | 第16页 |
| ·基于矩阵分解的水印算法 | 第16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6-18页 |
| 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相关基础理论 | 第18-24页 |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8-20页 |
| ·数字水印的基本模型 | 第20-21页 |
| ·数字水印嵌入过程模型 | 第20页 |
| ·数字水印提取过程模型 | 第20-21页 |
| ·数字水印检测过程模型 | 第21页 |
| ·数字水印算法的评价标准 | 第21-24页 |
| ·透明度 | 第22页 |
| ·水印容量 | 第22页 |
| ·算法效率 | 第22页 |
| ·鲁棒性 | 第22-24页 |
| 第3章 基于DWT-SVD的彩色图像水印算法 | 第24-4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小波变换简述 | 第24-28页 |
| ·小波变换 | 第24-26页 |
| ·小波变换与傅立叶变换的比较 | 第26-28页 |
| ·数字图像的离散小波变换 | 第28页 |
| ·奇异值分解 | 第28-31页 |
| ·矩阵奇异值 | 第28-29页 |
| ·矩阵奇异值分解 | 第29页 |
| ·矩阵奇异值的性质 | 第29-30页 |
| ·数字图像的奇异值分解 | 第30-31页 |
| ·基于DWT-SVD的水印算法 | 第31-32页 |
| ·水印预处理 | 第31页 |
| ·嵌入位置的选择 | 第31页 |
| ·嵌入强度和嵌入容量的确定 | 第31-32页 |
| ·算法步骤 | 第32-33页 |
| ·水印嵌入过程 | 第32-33页 |
| ·水印提取过程 | 第33页 |
| ·实验结果 | 第33-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基于DCT和两次奇异值分解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 | 第41-53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离散余弦变换原理 | 第41-43页 |
| ·两次奇异值分解 | 第43-44页 |
| ·Arnold变换 | 第44-45页 |
| ·算法步骤 | 第45-47页 |
| ·水印嵌入过程 | 第46页 |
| ·水印提取过程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7-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基于二级DCT和Schur分解的鲁棒性数字水印算法 | 第53-63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二级离散余弦变换 | 第53-54页 |
| ·Schur分解 | 第54页 |
| ·水印算法步骤 | 第54-55页 |
| ·水印嵌入过程 | 第54-55页 |
| ·水印提取过程 | 第55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3页 |
|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