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论如何发挥革命诗词文化的德育功能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提出问题第8-9页
   ·选题意义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过程第11-12页
   ·概念界定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革命诗词文化现状第16-24页
   ·诗歌及其功能第16-18页
     ·诗歌的特色第16-17页
     ·诗歌的社会功用,历久弥新第17-18页
   ·关于革命诗词第18-20页
     ·革命诗词的内涵第18-19页
     ·革命诗词的特色第19-20页
   ·大学生学习革命诗词文化现状第20-24页
     ·大学生学习革命诗词的状况第20-21页
     ·大学生对革命诗词的基本看法第21-24页
第三章 革命诗词文化的德育功能第24-37页
   ·革命诗词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第24-29页
     ·思想之光,启蒙之星第24-26页
     ·革命诗词的道德教育功能第26-27页
     ·飘扬的旗帜,坚固的堡垒第27-29页
   ·革命诗词的文化传承功能第29-30页
     ·革命诗词文化汇集中国革命的全部历史第29-30页
     ·革命诗词文化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的精髓第30页
   ·革命诗词的创新示范和心理调节第30-33页
     ·革命诗词的创新示范第30-31页
     ·革命诗词的心理调节功能第31-33页
   ·革命诗词的审美功能第33-37页
     ·审美是革命诗词的重要功能第33-34页
     ·革命诗词的其他功能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第34-37页
第四章 实现革命诗词文化德育功能的对策第37-47页
   ·创设健康适宜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第37-40页
     ·发挥校园环境的重要作用第37-38页
     ·书香校园陶冶性情第38-40页
   ·转变德育方式,创新德育方法第40-43页
     ·当前学校教育的隐忧——重心的偏离第40-41页
     ·正确看待革命诗词,使其成为撬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杠杆第41-43页
   ·培养名师,依托名师第43-44页
     ·发挥名师的楷模和示范作用第43-44页
     ·名师的匠心是首善之心第44页
   ·创新革命诗词文化第44-47页
     ·革命诗词的与时俱进第44-46页
     ·创新革命诗词文化的方法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1-52页
附录第52-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叙事分析
下一篇:人际功能在中英文政治演讲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