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以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选题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2-13页
   ·本文的特色以及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低碳建设理论基础和方法第14-17页
   ·低碳建设理论基础第14-15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概念辨识第14页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区别与联系第14-15页
     ·低碳经济与经济开发区第15页
   ·低碳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第15-17页
     ·频度统计法第15-16页
     ·理论分析法第16-17页
第三章 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第17-30页
   ·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第17-23页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第17页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第17-21页
     ·指标体系中主要指标的解释第21-23页
   ·指标权重方法的选择第23-29页
     ·层析分析法第23-27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27-29页
   ·综合评价模型第29-30页
第四章 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案例实证研究及分析第30-46页
   ·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概述第30-33页
     ·园区自然环境状况第32页
     ·园区社会环境状况第32页
     ·园区环境质量状况第32-33页
   ·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的筛选第33-35页
   ·指标体系的权重第35-42页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第42-43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吉林船营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的政策建议第44-4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结论第46页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表 1—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框架第50-53页
附表 2—经济开发区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研究第53-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伊通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下一篇:赤峰市土地利用的生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