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25页 |
一、 提出问题的背景和依据 | 第10-16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9页 |
三、 本选题要解决的问题及思路 | 第19-22页 |
四、 本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22-25页 |
第一章 生命理解范式的历史变革 | 第25-41页 |
一、 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 第25-30页 |
二、 由“单一维度”到“双重维度” | 第30-34页 |
三、 确立“实践观点”的生命思维方式 | 第34-37页 |
四、 开创生命诠释的实践生成原则 | 第37-41页 |
第二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生命本体论 | 第41-66页 |
一、 “实体生命本体论”的理论尴尬 | 第41-47页 |
二、 “实践生命本体论”的出场 | 第47-55页 |
三、 人之生命的实践论诠释 | 第55-66页 |
第三章 生命辩证法与辩证生命本性 | 第66-97页 |
一、 马克思辩证法即生命辩证法 | 第66-70页 |
二、 生命辩证法的矛盾性与人之双重生命的否定性统一本性 | 第70-79页 |
三、 自我否定精神与生命之超越本性 | 第79-87页 |
四、 人的生命自由本性的辩证法悟觉 | 第87-97页 |
第四章 人之生命的历史生成过程 | 第97-110页 |
一、 人之生命之自我生成本性 | 第97-99页 |
二、 劳动异化与生命异化 | 第99-106页 |
三、 人之生命异化的自我扬弃 | 第106-110页 |
第五章 实现自由个性的生命价值追求 | 第110-121页 |
一、 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人本身 | 第110-112页 |
二、 人之生命的双重价值追求 | 第112-117页 |
三、 终极关怀在于“自由个性”实现 | 第117-121页 |
第六章 人的生命智慧的辩证觉解 | 第121-132页 |
一、 圆融生命本性,确立全面丰富的生活样式 | 第121-126页 |
二、 立足实践,树立内在超越与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 | 第126-128页 |
三、 树立崇高的生命境界,完善自为生命本质 | 第128-132页 |
结语 | 第132-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8页 |
后记 | 第138-140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