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视角下的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0-13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主要创新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旅游景区的概念和类型 | 第17-18页 |
·旅游景区概念的界定 | 第17页 |
·旅游景区的类型 | 第17-18页 |
·景区门票价格的概念和构成 | 第18页 |
·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景区的性质 | 第18-19页 |
·景区的资源价值 | 第19页 |
·市场供求 | 第19页 |
·景区的成本投入 | 第19-20页 |
·景区的服务质量 | 第20页 |
·旅游者的经济承受力 | 第20页 |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理论 | 第20-22页 |
3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的博弈分析 | 第22-31页 |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 | 第22-24页 |
·门票价格水平总体偏高 | 第22页 |
·“涨价风”愈演愈烈 | 第22-23页 |
·“门票经济”现象突出 | 第23-24页 |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 第24-25页 |
·对景区功能定位错位 | 第24页 |
·国家财政补贴有限 | 第24页 |
·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 第24-25页 |
·门票价格调整程序不规范 | 第25页 |
·造成门票价格上涨的博弈分析 | 第25-29页 |
·景区间门票价格博弈 | 第25-28页 |
·景区与旅游者之间的价格博弈 | 第28-29页 |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造成的后果 | 第29-31页 |
4 中外景区门票价格管理比较 | 第31-37页 |
·几个典型的国家门票价格的现状 | 第31-33页 |
·美国 | 第31页 |
·法国 | 第31-32页 |
·意大利 | 第32页 |
·芬兰 | 第32页 |
·日本 | 第32页 |
·墨西哥 | 第32-33页 |
·埃及 | 第33页 |
·国内外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特征的对比研究 | 第33-37页 |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低的比较 | 第33-34页 |
·旅游景区资金来源的比较 | 第34-35页 |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控灵活度的比较 | 第35-36页 |
·国家财政支持的比较分析 | 第36-37页 |
5 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博弈分析 | 第37-42页 |
·西湖风景名胜区门票管理的措施 | 第37-38页 |
·西湖风景名胜区概况 | 第37页 |
·西湖风景区的成功之处及代表性 | 第37-38页 |
·成都“熊猫卡”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38-39页 |
·成都推出“熊猫卡”的背景 | 第38页 |
·“熊猫卡”的成功之处及可借鉴的经验 | 第38-39页 |
·对国内两景区的门票管理的博弈分析 | 第39-42页 |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中的利益相关者 | 第39页 |
·两地旅游产业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39-42页 |
6 博弈视角下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定价策略研究 | 第42-52页 |
·博弈视角下的景区门票定价遵循的原则 | 第42-43页 |
·门票价格的定制需兼顾三效合一 | 第42-43页 |
·景区门票定价应兼顾各利益相关者利益 | 第43页 |
·应对景区门票价格问题的定价策略 | 第43-52页 |
·实行区别定价机制 | 第43-46页 |
·实行交叉补贴战略确保适度低价 | 第46-49页 |
·推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换 | 第49-50页 |
·完善景区门票价格听证会制度 | 第50页 |
·政府在景区门票定价中应起到的作用 | 第50-52页 |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