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学术研究及现状述评 | 第10-12页 |
·国内学术研究 | 第10-11页 |
·国外学术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12-13页 |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视觉传达设计与情感理念的相互关系及重要性 | 第16-30页 |
·视觉传达设计 | 第16-19页 |
·视觉传达设计的概述 | 第16-17页 |
·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领域 | 第17页 |
·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情感理念 | 第19-25页 |
·情感的基本概述 | 第19-21页 |
·情感类型分类 | 第21-22页 |
·情感的功能要素及特点 | 第22-24页 |
·人类的情感需求 | 第24-25页 |
·情感理念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关系 | 第25-27页 |
·广告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 第26页 |
·标识设计中的情感体现 | 第26-27页 |
·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的特征 | 第27-29页 |
·交融和共生 | 第27-28页 |
·互动 | 第28页 |
·刺激和回忆 | 第28-29页 |
·视觉传达设计中情感理念表现的意义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情感理念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表现分析与研究 | 第30-50页 |
·设计形式的视觉效应及视觉心理与情感分析 | 第30-39页 |
·形态(点、线、面、体)中的情感 | 第30-32页 |
·结构、造型情感 | 第32-33页 |
·色彩情感 | 第33-35页 |
·材质与肌理情感 | 第35-37页 |
·时间与空间情感 | 第37-38页 |
·文化背景与思想情感 | 第38-39页 |
·从本能层面直涉受众的情感 | 第39-42页 |
·感官特征的视觉作用 | 第40页 |
·感官特征的触觉作用 | 第40-41页 |
·感官特征的嗅听觉作用 | 第41-42页 |
·从行为层面调动受众的情感 | 第42-45页 |
·功效性(易用性) | 第43-44页 |
·愉悦性(健康性) | 第44-45页 |
·从反思层面扩展延伸受众的情感 | 第45-48页 |
·联想 | 第46-47页 |
·记忆 | 第47-48页 |
·评估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应用方法形成 | 第50-65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初探 | 第50-57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定义及定位 | 第50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的市场调研 | 第50-57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理论归纳与整合 | 第57页 |
·调查数据分析图示及说明 | 第57-61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的对策 | 第61-64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形成 | 第61-63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方法(WEAM)发展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基于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应用方法的研究实践(研究生期间作品实践) | 第65-72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应用方法(WEAM)评估 | 第65-66页 |
·快速评估 | 第65页 |
·用户、受众测试 | 第65-66页 |
·情感理念的定向研究表现应用方法(WEAM)运用的案例分析 | 第66-71页 |
·文化海报作品情感化设计实践 | 第67-68页 |
·包装作品情感化设计实践 | 第68-70页 |
·研究生毕业作品情感化设计实践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语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