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峡东地区寒武系水井沱组古杯化石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 ·古杯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古杯动物简介 | 第9页 |
| ·古杯分类历史 | 第9-10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中国古杯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 ·古杯造礁研究 | 第16-17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古杯动物结构 | 第19-27页 |
| ·古杯动物术语解释 | 第19-25页 |
| ·古杯骨骼一般特征 | 第19-20页 |
| ·杯体 | 第20-21页 |
| ·外壁 | 第21-22页 |
| ·壁间室 | 第22-23页 |
| ·隔板 | 第23-24页 |
| ·横板 | 第24页 |
| ·泡沫板 | 第24页 |
| ·内壁 | 第24-25页 |
| ·中央腔 | 第25页 |
| ·古杯个体发育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地层 | 第27-38页 |
| ·峡东寒武纪研究概况 | 第27-30页 |
| ·地层剖面 | 第30-36页 |
| ·水井沱组简介 | 第36-38页 |
|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38-52页 |
| ·小壮古杯属Robustocyathe/lus | 第38-42页 |
| ·杯体 | 第38-39页 |
| ·外壁 | 第39-40页 |
| ·壁间室 | 第40-41页 |
| ·内壁 | 第41-42页 |
| ·中央腔 | 第42页 |
| ·圆角古杯属Rotundocyathus | 第42-43页 |
| ·比较和讨论 | 第43-47页 |
| ·古杯化石上的蓝菌类 | 第47-52页 |
| ·寒武纪蓝菌类 | 第47-48页 |
| ·微型钻孔 | 第48页 |
| ·古杯化石上的蓝菌类及其微型钻孔 | 第48-49页 |
| ·蓝菌微生物属种研究 | 第49页 |
| ·微型钻孔成因研究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6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