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紫草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思路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步骤 | 第12-13页 |
第2章 紫草科药用植物研究概况 | 第13-28页 |
·引言 | 第13页 |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17页 |
·挥发油类化合物 | 第13-14页 |
·萘醌类化合物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酚酸类化合物及其盐类 | 第15-16页 |
·甾体及萜类化合物 | 第16页 |
·木脂素类化合物 | 第16-17页 |
·生物碱类化合物 | 第17页 |
·脂肪酸及其他类化合物 | 第17页 |
·紫草科药用植物药理活性研究 | 第17-26页 |
·抗炎作用 | 第17-18页 |
·抑菌作用 | 第18-19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9-23页 |
·抗病毒作用 | 第23页 |
·抗衰老作用 | 第23-24页 |
·抗生育作用 | 第24-25页 |
·肝损伤保护作用 | 第25页 |
·止血作用 | 第25-26页 |
·舒张血管作用 | 第26页 |
·紫草临床应用研究 | 第26-28页 |
第3章 藏紫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8-42页 |
·引言 | 第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41页 |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28-29页 |
·提取分离 | 第29-32页 |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2-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藏紫草化学成分抑菌活性研究 | 第42-51页 |
·实验材料及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样品 | 第42页 |
·供试菌种 | 第4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试验准备 | 第43-44页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43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43-44页 |
·滤纸片制备 | 第44页 |
·抑菌活性测定 | 第44页 |
·最低抑菌浓度确定 | 第44-45页 |
·藏紫草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确定 | 第44-45页 |
·单体化合物最低抑菌浓度确定 | 第45页 |
·实验结果 | 第45-49页 |
·抑菌活性测定结果 | 第45-46页 |
·最低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2页 |
附录 | 第62-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