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信访工作论文

我国社会转型期信访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14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8-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8-10页
     ·国外与信访相关的制度研究第10-12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思路第12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第12-14页
     ·创新之处第12页
     ·难点问题第12-14页
第二章 信访制度的历史溯源及发展第14-20页
   ·信访的概念和类型第14-16页
     ·信访的内涵第14-15页
     ·信访活动的分类第15-16页
   ·信访的历史发展第16-20页
     ·中国古代的信访第17-18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信访工作第18-20页
第三章 社会转型的涵义和特征第20-25页
   ·社会转型的涵义及内容第20-22页
     ·社会转型的涵义第20-21页
     ·社会转型的内容第21-22页
   ·社会转型的特征第22-25页
     ·社会分化的加快导致利益冲突常态化第22-23页
     ·新旧经济体制的转变第23-24页
     ·社会价值观的冲突凸显第24-25页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原因分析第25-38页
   ·转型期我国信访制度的特点第25-27页
   ·转型期我国信访制度面临的困境第27-33页
     ·信访的职权和职责错位,信访机关不堪重负第27-29页
     ·考核机制不合理,导致信访的逻辑悖论第29-30页
     ·终结机制不完善,引发上访的无序性第30-31页
     ·信访成本高,运行效率低第31-32页
     ·人治色彩浓厚,司法权威被削弱第32-33页
   ·转型期信访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第33-38页
     ·利益表达制度的不完善第33-34页
     ·司法救济的缺位第34-36页
     ·信访制度本身的缺陷第36-38页
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信访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第38-48页
   ·整合现有的信访组织体系,弱化其诉讼性救济功能第38-39页
   ·树立司法权威,将涉诉涉法类信访案件统一纳入司法轨道第39-41页
   ·建立人大监察专员制度,强化人大的监督功能第41-43页
   ·实现信访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第43-44页
   ·尽快进行信访立法第44-45页
   ·完善与信访制度配套的其它机制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注释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俄时期外交战略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政府道德责任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