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黄河源玛曲高寒湿地生态退化与修复适宜性评价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前言第12-18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2-16页
     ·湿地概述第12-13页
     ·湿地景观格局第13-14页
     ·湿地退化第14-15页
     ·湿地修复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数据来源与前处理第18-34页
   ·研究区概况第18-19页
   ·野外调查第19-22页
   ·数据源第22-26页
     ·遥感影像第22-23页
     ·土地利用第23页
     ·DEM第23-25页
     ·NDVI第25页
     ·植被第25-26页
     ·土壤第26页
     ·地面站点第26页
   ·数据前处理第26-33页
     ·景观信息遥感提取第26-29页
     ·NDVI数据预处理第29-31页
     ·地形湿度指数的提取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3. 玛曲高寒湿地景观生态格局时空演化分析第34-46页
   ·湿地生态景观格局研究方法第34-38页
     ·景观指数法第34-37页
     ·转移矩阵法第37-38页
   ·景观格局变化基本特征第38-39页
   ·景观指数变化第39-41页
   ·玛曲湿地景观转移动态分析第41-44页
     ·净变化量和交换变化量第41-42页
     ·转入率与转出率第42-44页
   ·小结第44-46页
4.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玛曲湿地生态退化时空研究第46-62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第46页
   ·玛曲湿地生态系统植被参数与NDVI的关系第46-49页
     ·野外样方数据第47页
     ·NDVI与植被参数的关系第47-49页
   ·基于NDVI的玛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分析第49-59页
     ·年最大NDVI数据的合成第49页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第49-54页
     ·玛曲生态系统退化分析第54-59页
   ·玛曲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分析第59-61页
     ·自然因素第59-60页
     ·人为因素第60-61页
   ·小结第61-62页
5. 玛曲高寒湿地修复适宜性评价第62-78页
   ·评价单元确定第62页
   ·评价因子筛选第62-63页
     ·筛选原则第62页
     ·评价因子的筛选第62-63页
   ·基于AHP法的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第63-66页
     ·模型框架第63-64页
     ·确定权重第64-66页
   ·玛曲高寒湿地修复单因子适宜性评价第66-74页
     ·地形地貌第66-68页
     ·景观类型第68-69页
     ·土壤类型第69-70页
     ·植被类型第70-71页
     ·水文要素第71-72页
     ·人为因素第72-74页
   ·玛曲高寒湿地修复适宜性综合评价第74-77页
     ·综合适宜性模型第74-75页
     ·玛曲高寒湿地修复适宜性评价第75-77页
   ·小结第77-7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8-81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8-80页
   ·创新及不足第80-81页
     ·主要创新点第80页
     ·存在问题以及不足第80页
     ·进一步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作者简介第87页
教育背景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丹江口库区库周典型坡面土壤优先流特征研究
下一篇:改性柚皮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金属离子Cd2+的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