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蝶形网络的量子网络编码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量子通信技术 | 第8-9页 |
·超纠缠技术 | 第9-10页 |
·量子网络编码技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量子网络编码的理论基础 | 第12-23页 |
·量子力学基础 | 第12-16页 |
·状态空间与量子态 | 第12-13页 |
·量子比特与完备正交基 | 第13-14页 |
·量子纠缠态 | 第14-16页 |
·量子力学基本定理 | 第16-18页 |
·Heisenberge测不准定理 | 第16-17页 |
·量子不可克隆定理 | 第17页 |
·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定理 | 第17-18页 |
·量子隐形传态 | 第18-19页 |
·可控量子隐形传态 | 第19-21页 |
·超密编码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量子网络编码方案分析 | 第23-29页 |
·经典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23-24页 |
·基于最大纠缠态的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24-25页 |
·基于非最大纠缠态的概率性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25-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超密编码的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29-45页 |
·Ma Song-Ya方案的不足 | 第29页 |
·本方案的创新改进思路 | 第29-30页 |
·本方案的基本框架 | 第30页 |
·基于超密编码的单粒子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30-37页 |
·准备工作 | 第31-32页 |
·方案描述 | 第32-35页 |
·方案实例 | 第35-37页 |
·基于超密编码的多粒子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37-41页 |
·准备工作 | 第37-38页 |
·方案描述 | 第38-41页 |
·编码信道的安全方案及分析 | 第41-44页 |
·编码信道安全方案 | 第41-42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2-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基于超纠缠态的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45-56页 |
·基于超密编码的量子网络编码方案的不足 | 第45页 |
·本方案的创新改进思路 | 第45页 |
·本方案的基本框架 | 第45-46页 |
·基于超纠缠态的量子蝶形网络编码方案 | 第46-52页 |
·准备阶段 | 第46-47页 |
·方案描述 | 第47-52页 |
·编码信道的安全方案及分析 | 第52-55页 |
·编码信道安全方案 | 第52-54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工作总结 | 第56-57页 |
·工作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