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劳动教养制度论文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概念界定第13-20页
 一、社区第13-14页
 二、社区矫正第14-16页
 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第16-20页
  (一) 未成年犯第16-17页
  (二)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第17-18页
  (三)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值得特别关注的两种对象第18-20页
第二章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第20-29页
 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法理学基础第20-24页
  (一) 人道主义第20-21页
  (二) 正义第21-23页
  (三) 自由第23-24页
 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刑法学基础第24-29页
  (一) 行刑社会化基础第24-26页
  (二) 刑事政策基础第26-27页
  (三) 恢复性司法理论基础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一、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萌芽和发展第29-30页
 二、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现状第30-31页
 三、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第31-34页
  (一) 思想落后,没有树立“罪犯融入社会”的科学行刑理念第31-32页
  (二) 缺乏可操行性的法律规范第32页
  (三) 双层主体并存,权力分工不明第32页
  (四) 缺乏专门的矫正工作人员第32-33页
  (五) 缺乏适应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第33页
  (六) 缺乏分类管理模式第33页
  (七) 社会保障缺位第33-34页
第四章 境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与借鉴第34-43页
 一、境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第34-40页
  (一) 美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第34-37页
  (二) 英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第37-38页
  (三) 日本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第38-39页
  (四) 香港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的考察第39-40页
 二、境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40-43页
  (一)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第40-41页
  (二)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第41页
  (三)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人员第41页
  (四)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危险评估第41页
  (五)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经费保障第41-43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对策和建议第43-55页
 一、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第43-44页
  (一) 制定《社区矫正法》,设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章第43页
  (二) 制定《未成年人刑法》、《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规则》、《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事件处理规则》第43页
  (三) 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法官法》、《检《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第43-44页
 二、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第44-46页
  (一) 中央和省、市、自治区管理机构的设计第44页
  (二) 省、市、自治区以下社区矫正机构的设计第44-46页
 三、构建合理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队伍第46-47页
  (一) 专业矫正人员第46页
  (二) 非专业矫正人员第46-47页
 四、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第47-49页
  (一) 管制、缓刑、假释的完善第48-49页
  (二) 增加社区服务刑第49页
 五、探索符合未成年犯特点的分类管理模式第49-51页
  (一) 个别化矫正第49-50页
  (二) 分类矫正第50-51页
 六、加强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第51-52页
 七、构建我国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第52-55页
  (一) 创立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特殊需要第52-53页
  (二) 构建我国未成年犯前科消灭制度的设想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患纠纷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的规定为视角
下一篇:司法行政权之法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