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pObjects的灌区信息平台及河道防洪调度系统开发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8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8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信息管理平台 | 第9-10页 |
| ·闸群防洪优化调度 | 第10-12页 |
| ·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技术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2 北京市再生水灌区概况 | 第18-22页 |
| ·灌溉工程 | 第18-19页 |
| ·河流水系 | 第19-21页 |
| ·大兴境内河流 | 第19-20页 |
| ·通州境内河流 | 第20-21页 |
| ·地表水资源 | 第21-22页 |
| 3 地理信息平台总体设计 | 第22-31页 |
| ·需求分析 | 第22页 |
| ·基于ARcSDE的数据库建设与管理 | 第22-29页 |
| ·空间数据引擎技术 | 第22-23页 |
| ·数据库建设 | 第23-29页 |
| ·数据库安全管理 | 第29页 |
| ·平台设计原则 | 第29页 |
| ·功能设计 | 第29-31页 |
| 4 灌区信息管理平台 | 第31-55页 |
| ·平台开发环境 | 第31页 |
| ·MapObjects介绍 | 第31页 |
| ·开发环境 | 第31页 |
| ·平台功能 | 第31-51页 |
| ·地图制作 | 第32-34页 |
| ·地图管理 | 第34-36页 |
| ·空间分析 | 第36-46页 |
| ·业务管理 | 第46-49页 |
| ·数据库管理 | 第49-51页 |
| ·地图输出 | 第51页 |
| ·平台特点 | 第51-52页 |
| ·平台维护 | 第52-53页 |
| ·帮助 | 第53-54页 |
| ·平台主界面 | 第54-55页 |
| 5 基于GIS的河道闸群防洪优化调度系统 | 第55-80页 |
| ·河道防洪优化调度系统 | 第55页 |
| ·基于GIS的调度系统 | 第55页 |
| ·洪水模拟软件开发 | 第55页 |
| ·河道-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 | 第55-63页 |
| ·基本假定 | 第55-56页 |
| ·基本方程 | 第56-57页 |
| ·数值解法 | 第57-63页 |
| ·防洪优化调度数学模型 | 第63-67页 |
| ·DP法简介 | 第63-64页 |
| ·DP法的特点 | 第64-65页 |
| ·目标函数 | 第65-66页 |
| ·约束条件 | 第66-67页 |
| ·状态转移方程 | 第67页 |
| ·基本假定 | 第67页 |
| ·模型求解 | 第67-76页 |
| ·基本数据 | 第67-70页 |
| ·计算流程 | 第70-71页 |
| ·计算结果 | 第71-74页 |
| ·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基于GIS的调度系统 | 第76-78页 |
| ·结论 | 第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建议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6页 |
| 附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