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边坡稳定性 | 第10-13页 |
·边坡稳定性的概念 | 第10页 |
·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岩土体自身性质 | 第10页 |
·结构面 | 第10-11页 |
·水体作用 | 第11页 |
·地震作用 | 第11页 |
·人为因素 | 第11页 |
·边坡整体的破坏类型 | 第11-13页 |
·崩塌 | 第11-12页 |
·滑坡 | 第12-13页 |
2 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第13-20页 |
·概述 | 第13页 |
·定性分析法 | 第13-15页 |
·定性分析法的分类 | 第13-14页 |
·赤平投影法 | 第14-15页 |
·定量分析法 | 第15-20页 |
·定量分析法的分类 | 第15-16页 |
·极限平衡法 | 第16-18页 |
·数值分析法 | 第18-20页 |
3 边坡稳定性分析工程实例 | 第20-56页 |
·地理位置及边坡概况 | 第20页 |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 第20-28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2页 |
·地形地貌 | 第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4页 |
·边坡岩石基本质量等级 | 第24-25页 |
·地质构造 | 第25-26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27页 |
·不良地质作用 | 第27-28页 |
·场地地震效应 | 第28页 |
·赤平投影法的应用及结论 | 第28-43页 |
·软弱的散体—碎裂状辉绿岩坡段 | 第29页 |
·坚硬的裂隙块状石英岩坡段 | 第29-37页 |
·坚硬的碎裂状石英岩(板岩互层)坡段 | 第37-41页 |
·软弱的碎裂层状板岩坡段 | 第41-43页 |
·极限平衡法的应用及结论 | 第43-49页 |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 第43-44页 |
·AB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4-45页 |
·BC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CD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6页 |
·DE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FG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7-48页 |
·GH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8页 |
·HK 段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8-49页 |
·Midas/GTS 的应用及结论 | 第49-56页 |
4 数值分析法与其他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