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一、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创造的背景 | 第9-17页 |
| (一) 时代背景 | 第9-12页 |
| (二) 心路历程 | 第12-15页 |
| (三) 《新唯识论》哲学体系的形成过程 | 第15-17页 |
| 二、翕辟与心物论 | 第17-29页 |
| (一) “翕辟”的来源 | 第17-18页 |
| (二) “翕”与物 | 第18-23页 |
| 1. 作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翕圈” | 第19-20页 |
| 2. 作为被认知的粗显物体 | 第20-23页 |
| (三) “辟”与心 | 第23-26页 |
| 1. 作为生机体心灵之“辟” | 第23-24页 |
| 2. 作为主宰、创新功能的“辟” | 第24-26页 |
| (四) “翕”“辟”的相互关系 | 第26-29页 |
| 三、“翕”“辟”与体用 | 第29-36页 |
| (一) “恒转”与“翕”“辟” | 第29-32页 |
| (二) “辟”的提升与本心 | 第32-36页 |
| 四、结语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