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东账簿查阅权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股东账簿查阅权的界定 | 第10-16页 |
(一)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性质 | 第11-12页 |
1. 自益权抑或共益权 | 第11页 |
2. 请求权抑或形成权 | 第11-12页 |
3. 单独股东权抑或少数股东权 | 第12页 |
4. 固有权抑或非固有权 | 第12页 |
(三) 股东知情权体系下的股东账簿查阅权 | 第12-16页 |
1. 与强制信息披露的关系 | 第13-14页 |
2. 与质询权的关系 | 第14-15页 |
3. 与检查人选任请求权的关系 | 第15-16页 |
二、股东账簿查阅权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 | 第16-21页 |
(一)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1. 股权应有之义 | 第16-17页 |
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页 |
3. 利益平衡理论 | 第17-18页 |
(二)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制度价值 | 第18-21页 |
1. 平衡股东与实际经营者的利益冲突 | 第18页 |
2. 保障股东自身权益 | 第18-19页 |
3. 保障股东参与公司治理 | 第19-20页 |
4. 促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20-21页 |
三、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 | 第21-30页 |
(一)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主体 | 第21-22页 |
(二)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范围 | 第22-23页 |
1. 可查阅账簿的范围 | 第22页 |
2. 可查阅账簿的期限 | 第22-23页 |
(三) 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限制 | 第23-27页 |
1. 客观限制 | 第23-25页 |
2. 主观限制 | 第25-27页 |
(四) 股东账簿查阅权实现的行使程序 | 第27-30页 |
1. 提出书面查阅请求 | 第27-28页 |
2. 公司回复期限 | 第28页 |
3. 查阅时间与地点 | 第28页 |
4. 查阅方式 | 第28-29页 |
5. 费用负担 | 第29页 |
6. 实现账簿查阅权的法律救济 | 第29-30页 |
四、我国股东账簿查阅权制度的完善 | 第30-35页 |
(一) 建立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账簿查阅权制度 | 第30-31页 |
(二) 明确股东账簿查阅权的行使程序 | 第31页 |
(三) 扩大查阅范围,允许股东查阅公司的原始凭证 | 第31-32页 |
(四) 合理界定“正当目的” | 第32页 |
(五) 允许股东聘请专业人员代理查账业务 | 第32页 |
(六) 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 | 第32-33页 |
(七) 尽量简化法律救济的受理程序 | 第33页 |
(八) 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