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微囊藻毒素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0-11页 |
·微囊藻毒素的毒理学效应 | 第11-13页 |
·淡水鱼类去毒酶基因在微囊藻毒素去毒方面的重要作用 | 第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3-15页 |
2 微囊藻毒素对斑马鱼幼鱼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5-27页 |
·前言 | 第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结果 | 第19-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3 微囊藻毒素对斑马鱼幼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7-39页 |
·前言 | 第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结果 | 第29-35页 |
·讨论 | 第35-39页 |
4 鳙鱼解毒酶基因Glutathione Peroxidas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39-64页 |
·前言 | 第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50页 |
·结果 | 第50-61页 |
·讨论 | 第61-64页 |
5 鳙鱼解毒酶基因Glutathione Reductase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第64-84页 |
·前言 | 第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9页 |
·结果 | 第69-81页 |
·讨论 | 第81-84页 |
6 全文总结 | 第84-8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4页 |
·本文的创新点及意义 | 第84-85页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0页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0-101页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及获奖目录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