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旧棉纤维制备碳微球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3页 |
|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 | 第11-17页 |
| ·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废旧纺织品来源 | 第12页 |
| ·废旧纺织品加工利用方法 | 第12-15页 |
| ·机械法利用 | 第12-13页 |
| ·化学法利用 | 第13-14页 |
| ·物理法利用 | 第14页 |
| ·热能法利用 | 第14-15页 |
| ·国内外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国内外废旧纺织品的回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废旧纺织品的再利用技术现状 | 第16-17页 |
| ·现阶段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碳材料简介 | 第17-20页 |
| ·球形碳材料简介 | 第20-25页 |
| ·球形碳材料的发展 | 第20-21页 |
| ·球形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3页 |
| ·溶剂热法 | 第21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 | 第21-22页 |
| ·模板法 | 第22-23页 |
| ·机械球磨法 | 第23页 |
| ·球形碳材料的应用 | 第23-25页 |
| ·用作锂离子电极材料 | 第23-24页 |
| ·用作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载体 | 第24页 |
| ·用作模板制备空心球状材料 | 第24页 |
| ·用作高性能吸附材料 | 第24-2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3页 |
| 第二章 废旧棉纤维碳化工艺的研究 | 第33-53页 |
| ·棉纤维的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 ·废旧棉纤维的预处理 | 第34-35页 |
| ·废旧棉纤维的清洁 | 第35页 |
| ·废旧棉纤维的褪色 | 第35页 |
| ·废旧棉纤维的碳化 | 第35-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 ·实验设备 | 第36页 |
| ·检測仪器 | 第36-37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7页 |
| ·样品的表征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 ·高压反应釜不同填充度对反应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不同温度对棉纤维碳化的影响 | 第39-44页 |
| ·不同保温时间对棉纤维碳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浓度对棉纤维碳化的影响 | 第45-47页 |
| ·清洗工艺对棉纤维碳化产物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棉纤维碳微球的高温热处理 | 第48-51页 |
| ·处理方法 | 第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 第三章 葡萄糖水解制备碳微球的研究 | 第53-59页 |
| ·葡萄糖简介 | 第53页 |
| ·葡萄糖的水解 | 第53-58页 |
|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 ·材料与试剂 | 第53页 |
| ·实验设备 | 第53页 |
| ·检测仪器 | 第53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53-54页 |
| ·样品的表征 | 第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棉纤维碳化机理的研究 | 第59-65页 |
| ·水热法原理 | 第59页 |
| ·棉纤维在水热条件下的反应路径 | 第59页 |
| ·棉纤维碳化机理分析 | 第59-62页 |
| ·葡萄糖和棉纤维碳化过程的比较和分析 | 第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建议 | 第6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