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峡湖区森林景观改造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8-14页 |
·森林景观改造的涵义 | 第8-9页 |
·工程性质与特点 | 第9-10页 |
·工程性质 | 第9页 |
·工程特点 | 第9-10页 |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12-14页 |
第2章 基本情况 | 第14-20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15页 |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地形地貌 | 第14-15页 |
·气候 | 第15页 |
·土壤 | 第15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6页 |
·青田县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6页 |
·景宁县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工程所涉及乡镇社会经济概况 | 第16页 |
·自然资源现状 | 第16-20页 |
·森林资源 | 第16-18页 |
·陆生野生动物资源 | 第18页 |
·木本野生植物资源 | 第18-19页 |
·水资源 | 第19-20页 |
第3章 指导思想与经营区划 | 第20-46页 |
·指导思想 | 第20页 |
·基本原则 | 第20页 |
·项目规划依据 | 第20页 |
·法律法规政策 | 第20页 |
·规划范围及规划期 | 第20-21页 |
·改造目标 | 第21-22页 |
·森林资源增长目标 | 第21页 |
·生态环境改造目标 | 第21页 |
·森林景观改造目标 | 第21页 |
·群落目标 | 第21-22页 |
·经营区划 | 第22-25页 |
·经营区划系统 | 第22页 |
·区划原则与条件 | 第22页 |
·区划结果 | 第22-25页 |
·森林景观控制 | 第25-46页 |
·森林景观现状 | 第25-26页 |
·森林景观规划原则 | 第26页 |
·目标景观类型规划 | 第26-27页 |
·分区景观规划 | 第27-46页 |
第4章 改造模式 | 第46-82页 |
·立地分类 | 第46-49页 |
·立地分类原则 | 第46页 |
·主导因子的确定 | 第46页 |
·立地类型表的编制 | 第46-49页 |
·改造途径 | 第49页 |
·改造方式 | 第49-52页 |
·造林更新改造 | 第49页 |
·人工促进改造 | 第49-51页 |
·公路边坡生态修复 | 第51-52页 |
·造林更新改造 | 第52-60页 |
·造林树种选择 | 第52-53页 |
·造林更新改造类型 | 第53-58页 |
·造林更新改造技术 | 第58-59页 |
·抚育管护 | 第59页 |
·规划结果 | 第59-60页 |
·人工促进改造 | 第60-73页 |
·补植改造 | 第60-69页 |
·抚育改造 | 第69-71页 |
·规划结果 | 第71-73页 |
·公路边坡生态修复 | 第73-78页 |
·道路边坡调查及现状分析 | 第73-74页 |
·生态修复对策 | 第74-77页 |
·规划结果 | 第77-78页 |
·种苗供应方案 | 第78-82页 |
·苗木类型与标准 | 第78页 |
·苗木数量需求测算 | 第78-79页 |
·种苗调运 | 第79-8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88页 |
导师简介 | 第88-90页 |
导师简介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