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1-22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回顾 | 第12-18页 |
| ·关于农地流转中农户行为及农户自发组织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关于农地流转中组织行为的研究 | 第14-18页 |
| ·综合述评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22-28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 ·农地流转 | 第22页 |
| ·农村基层组织 | 第22-23页 |
| ·研究的前提假设 | 第23-24页 |
| ·有限理性 | 第23-24页 |
| ·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 第24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28页 |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4-25页 |
| ·行为经济学理论 | 第25-26页 |
| ·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 | 第26-28页 |
| 第3章 农村基层组织参与农户农地流转活动的分析:一个理论视角 | 第28-37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地流转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8-30页 |
| ·农地流转中各主体活动的内在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 ·界定农村基层组织在农地流转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29-30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地流转活动中的运行机理分析 | 第30-37页 |
| ·农地流转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 第30-32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在农地流转活动中的运行机理:一个理论视角 | 第32-37页 |
| 第4章 实证分析——基于南京市三县(区)的抽样调查 | 第37-52页 |
| ·南京市农地流转抽样调查概述 | 第37-42页 |
| ·样本点描述与选择 | 第37页 |
| ·调查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 ·样本点分布 | 第38-39页 |
| ·被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9-42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2-52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在南京市农地流转活动中的参与概况 | 第43-45页 |
| ·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户农地流转活动的影响分析 | 第45-52页 |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