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页 |
第一章 关于受贿罪的基本理论及主体要件概述 | 第8-17页 |
第一节 关于受贿罪需明确的几个问题 | 第8-12页 |
第二节 受贿罪主体的演变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我国现行刑法对受贿罪主体的规定 | 第13-15页 |
第四节 域外刑法及《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受贿罪主体的相关规定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受贿罪主体要件的界定 | 第17-24页 |
第一节 受贿罪主体界定中的主要学说 | 第17-21页 |
一、受贿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界定理论 | 第17-19页 |
二、准确理解界定标准中的“公务”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非国家工作人员作为特殊受贿罪主体的情况 | 第21-24页 |
第三章 司法实践对受贿罪主体界定的难点 | 第24-35页 |
第一节 受贿罪主体界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4-26页 |
一、主体界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二、不能构成体系的犯罪规定 | 第25页 |
三、对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条文体例的分析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对于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的认定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对于利用影响力能否构成受贿罪主体范围的界定 | 第28-31页 |
一、对“关系密切人”入罪的法理探讨 | 第28-29页 |
二、关系密切人的基本特性 | 第29-30页 |
三、关系密切人的认定标准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医生收取回扣行为的定性 | 第31-33页 |
第五节 记者利用采访机会收受利益行为的定性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刑法受贿罪主体认定标准的建议 | 第35-38页 |
第一节 统一受贿罪主体的认定标准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限定受贿罪犯罪主体的泛化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