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合作检测技术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认知无线电基础 | 第18-30页 |
·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 | 第18-22页 |
·无线信道环境 | 第18-20页 |
·传输功率控制和动态频谱资源管理 | 第20-21页 |
·频谱状态估计与分析 | 第21-22页 |
·IEEE 802.22 相关知识 | 第22-28页 |
·IEEE 802.22 的市场与应用 | 第22-24页 |
·IEEE 802.22 应用框架 | 第24页 |
·IEEE 802.22 系统 | 第24-26页 |
·IEEE 802.22 的空中接口 | 第26-27页 |
·IEEE 802.22 系统中的共存 | 第27-28页 |
·认知无线电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认知无线电基本问题 | 第30-43页 |
·认知无线电在空间上的权衡 | 第30-34页 |
·静默区的限制 | 第31-32页 |
·已知授权接收机位置 | 第32-33页 |
·未知授权接收机位置 | 第33-34页 |
·认知设备灵敏度要求 | 第34-37页 |
·不存在遮蔽的情况 | 第36页 |
·存在遮蔽的情况 | 第36-37页 |
·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 第37-41页 |
·能量检测 | 第37-39页 |
·匹配滤波器检测 | 第39页 |
·循环平稳特征检测 | 第39-40页 |
·本振能量泄漏检测 | 第40-41页 |
·几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41页 |
·合作感知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合作检测技术 | 第43-65页 |
·合作检测的意义 | 第43页 |
·合作检测的优势 | 第43-45页 |
·相关信道路径损耗及衰落模型 | 第45-53页 |
·自由空间传播模型 | 第45-47页 |
·Hata 模型 | 第47-48页 |
·针对PCS的Hata扩展模型 | 第48页 |
·路径损耗模型对实际信道的模拟 | 第48-50页 |
·Log-normal 及相关知识 | 第50-51页 |
·瑞利衰落 | 第51-53页 |
·合作探测的分类 | 第53-59页 |
·集中式合作检测系统 | 第53-54页 |
·分布式合作检测系统 | 第54-55页 |
·树形认知无线电检测系统 | 第55-59页 |
·合作检测中数据融合的常用算法 | 第59-60页 |
·OR 准则 | 第59-60页 |
·A ND准则 | 第60页 |
·K 秩准则 | 第60页 |
·能量检测在合作检测中的应用 | 第60-62页 |
·部分融合与最佳融合 | 第62-64页 |
·部分融合 | 第62-63页 |
·最佳融合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部分融合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固定在网用户数目的合作检测概率 | 第65-67页 |
·不同在网用户数目的合作检测概率 | 第67-68页 |
·最佳融合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8-70页 |
·树形模型合作检测分析与仿真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