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网格技术出现的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发动态 | 第8-10页 |
·网格计算技术概述 | 第10-13页 |
·网格计算的概念与意义 | 第10页 |
·网格的特点 | 第10-11页 |
·网格的要求 | 第11-12页 |
·网格的关键技术 | 第12-13页 |
·研究工作概述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3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网格体系结构 | 第14-19页 |
·网格体系结构概述 | 第14页 |
·五层沙漏结构 | 第14-15页 |
·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 | 第15-19页 |
·OGSA模型的优点 | 第16页 |
·网格服务 | 第16-17页 |
·OGSI | 第17-19页 |
第三章 网格调度 | 第19-24页 |
·网格调度概述 | 第19-20页 |
·网格调度的体系结构 | 第20-22页 |
·网格调度过程 | 第22-24页 |
·作业提交 | 第22页 |
·收集可用资源静态信息 | 第22页 |
·资源预选 | 第22-23页 |
·资源动态信息查询 | 第23页 |
·制订调度计划,资源预约初始化 | 第23页 |
·作业运行时监控 | 第23-24页 |
第四章 P2P和Grid结构模型的设计 | 第24-34页 |
·P2P技术与网格技术的对比 | 第24-25页 |
·JXTA技术 | 第25-30页 |
·JXTA的层次结构 | 第26-27页 |
·JXTA有关概念 | 第27-30页 |
·P2P-Grid模型的设计 | 第30-32页 |
·P2P-Grid模型体系结构的分析 | 第32-34页 |
第五章 P2P-Grid模型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34-47页 |
·P2P-Grid环境下的资源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 第34-36页 |
·资源管理的目的 | 第34-35页 |
·资源管理的意义 | 第35-36页 |
·P2P-Grid模型中资源管理实现的两个方面 | 第36-37页 |
·P2P层的实现 | 第37-40页 |
·资源描述 | 第37页 |
·资源组织 | 第37-40页 |
·网格层的实现 | 第40-47页 |
·网格服务的实现 | 第40-42页 |
·任务管理 | 第42-43页 |
·资源调度 | 第43-47页 |
第六章 资源调度实验分析与模型性能评价 | 第47-52页 |
·实验目的 | 第47页 |
·GT3网格环境在Windows下的安装 | 第47-50页 |
·实验过程和结论 | 第50-5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总结 | 第52-53页 |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