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中债权人利益保障机制的重塑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第二章 建立以债权人利益为本位的破产法目标模式 | 第13-20页 |
第一节 建立债权人本位主义目标模式的理由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债权人本位主义目标模式的基本架构 | 第14-20页 |
一、 实体方面的基本元素 | 第14-16页 |
二、 程序方面的基本元素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破产中债权人利益的动态保障机制 | 第20-64页 |
第一节 破产程序的启动 | 第20-25页 |
一、 破产者的主体资格(破产能力) | 第20-22页 |
二、 破产诉讼费用的预交与承担 | 第22-24页 |
三、 破产的受理与宣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破产法上的组织机构 | 第25-39页 |
一、 债权人会议 | 第25-33页 |
二、 破产管理人 | 第33-39页 |
第三节 破产财团的清算 | 第39-55页 |
一、 关于实物资产处置与变现 | 第40-41页 |
二、 破产人权利资产的清算 | 第41-45页 |
三、 对尚未履行或尚未履行完毕的双务合同的清算 | 第45页 |
四、 破产财团几种特殊财产的清算 | 第45-49页 |
五、 职工安置费用的清算 | 第49-52页 |
六、 破产分配 | 第52-55页 |
第四节 破产中的特殊实体权利——别除权的清算 | 第55-60页 |
一、 关于别除权性质与特征 | 第56-58页 |
二、 别除权实现与清算 | 第58-60页 |
第五节 破产责任的追究 | 第60-64页 |
一、 建立完善的人格破产制度 | 第61-62页 |
二、 对破产犯罪的追究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举要 | 第65-67页 |
一、 著作 | 第65页 |
二、 论文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