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微孔膜的制备方法进展 | 第10-13页 |
| ·熔融拉伸法 | 第10-11页 |
| ·浸没沉淀法 | 第11-12页 |
| ·热致相分离法(TIPS) | 第12-13页 |
| ·热致相分离 | 第13-16页 |
| ·热致相分离概述 | 第13页 |
| ·热致相分离制膜理论 | 第13-16页 |
| ·影响TIPS主要因素 | 第16-21页 |
| ·稀释剂影响 | 第16-19页 |
| ·初始浓度对膜结构的影响 | 第19-20页 |
| ·成核剂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 ·冷却速率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 ·萃取剂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聚丙烯微孔膜稀释剂的筛选 | 第22-37页 |
| ·前言 | 第22页 |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22-23页 |
| ·溶解度参数法 | 第23-24页 |
| ·测定结晶温度曲线法 | 第24-32页 |
| ·同测试条件下热台时间-温度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 ·PP-各个稀释剂体系结晶性能的测定 | 第25-31页 |
| ·各个体系结晶温度的对比 | 第31-32页 |
| ·各个配方强度的考评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3章 混合稀释剂体系各种影响因素对聚丙烯微孔膜性能的影响 | 第37-55页 |
| ·前言 | 第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41页 |
| ·实验材料及器材 | 第37-38页 |
| ·膜的制备 | 第38-40页 |
| ·膜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 ·TA-石蜡混合稀释剂对膜的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 ·TA-DBP混合稀释剂中牛脂胺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 ·不同牛脂胺浓度的PP微孔膜的形貌 | 第43页 |
| ·牛脂胺质量分数对通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牛脂胺质量分数对膜的空隙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 ·牛脂胺质量分数对膜的平均孔径的影响 | 第45页 |
| ·牛脂胺质量分数对膜的接触角的影响 | 第45-46页 |
| ·牛脂胺质量分数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 ·PP质量浓度对平板膜性能的影响 | 第48-54页 |
| ·不同聚丙烯浓度的PP微孔膜的形貌 | 第48-49页 |
| ·PP的含量对膜纯水通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PP的含量对膜孔隙率的影响 | 第50-51页 |
| ·PP的含量对膜的平均孔径以及膜泡点的影响 | 第51-52页 |
| ·PP的含量对膜的接触角的影响 | 第52页 |
| ·PP的含量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4章 成核剂和凝固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5-61页 |
| ·前言 | 第55页 |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 ·实验材料及器材 | 第55页 |
| ·膜的制备 | 第55-56页 |
| ·膜性能测试 | 第56页 |
| ·成核剂对膜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 ·凝固浴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冷却条件对通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冷却条件对膜的平均孔径的影响 | 第58-59页 |
| ·冷却条件对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1页 |
| ·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个人简历以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