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 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思想渊源 | 第10-16页 |
(一)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 | 第10-13页 |
(二) 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实体学说 | 第13-14页 |
(三) 笛卡尔的实体学说 | 第14-16页 |
1. 实体是属性的依托 | 第15页 |
2. 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 第15-16页 |
二、 培根的“自然——形式”学说与霍布斯的物体学说 | 第16-24页 |
(一) 培根的“自然——形式”学说 | 第17-19页 |
(二) 霍布斯的物体学说 | 第19-24页 |
1. “物体”是有形的物质实体 | 第20-21页 |
2. “物体”作为个别而存在 | 第21页 |
3. 思想的主体也是“物体” | 第21-24页 |
三、 洛克:实体存在但又不可知 | 第24-29页 |
(一) 实体是可感性质的支托 | 第24-26页 |
(二) 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 | 第26-27页 |
(三) 实体是不可知的 | 第27-29页 |
四、 巴克莱:否定物质实体肯定精神实体 | 第29-34页 |
(一) 否定物质实体 | 第30-32页 |
(二) 肯定精神实体 | 第32-34页 |
五、 休谟:一切实体均不可知 | 第34-40页 |
(一) 物质实体不可知 | 第35-36页 |
(二) 心灵实体不可知 | 第36-38页 |
(三) 上帝也不可知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主要参考书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