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政治参与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14页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选题意义第10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11-12页
   ·理论工具、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2-14页
     ·理论工具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创新点第13-14页
2 政治心理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4-18页
   ·政治心理的定义第14页
   ·政治心理的特性第14-15页
   ·政治心理的构成要素第15-16页
     ·政治心理的各构成要素第15-16页
     ·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意义第16页
   ·政治心理的作用第16-18页
     ·政治心理是政治行为的前提条件第17页
     ·政治心理反映政治形势,制约政治变革第17-18页
3 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分析第18-22页
   ·对政治参与的认知片面,不够深入第19页
   ·对政治参与的情感不平衡,政治冷漠倾向严重第19-20页
   ·政治参与的动机呈现出功利化倾向第20-21页
   ·对政治参与的态度较为被动第21-22页
4 当代大学生产生消极政治心理的原因第22-28页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波动大第22页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主体意识不强第22-23页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效能感不强第23-24页
     ·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的关系第23-24页
     ·低效能感降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第24页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够,提供的参与渠道少第24-25页
     ·高校教育缺乏实效性第24-25页
     ·高校政治参与渠道少第25页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第25-28页
     ·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第25-26页
     ·社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影响第26-27页
     ·社会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影响第27-28页
5 对大学生消极政治心理的调适第28-40页
   ·加强学习,完善自我第28-29页
   ·构建现代参与型政治文化第29-30页
     ·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第29页
     ·权力崇拜向权利本位的转变第29-30页
   ·优化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环境第30-33页
     ·优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第30-31页
     ·优化社会思想环境第31-32页
     ·利用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作用第32-33页
   ·增强高校教育的实效性第33-36页
     ·端正态度、解放思想第33页
     ·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第33-34页
     ·转变高校的政治教育方式第34-35页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第35-36页
   ·优化校园政治环境,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第36-40页
     ·优化校园政治环境第36-37页
     ·建设校园政治文化第37-38页
     ·重视网络交流机制的运用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附录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个人简历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配偶权
下一篇:调强放疗对鼻咽癌听力影响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