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禁锢--古典审美意象与当代视觉影像比较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导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古代审美文化的意象及其特征 | 第13-21页 |
一 文化意象的几种形态 | 第13-17页 |
二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 第17-21页 |
(一) 内视性 | 第17-18页 |
(二) 全息性 | 第18-19页 |
(三) 生机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当代视觉文化中的影像及其特征 | 第21-29页 |
一 当代视觉影像的界定 | 第21-22页 |
二 当代视觉影像的基本特征 | 第22-29页 |
(一) “无间距”与“可看性” | 第22-23页 |
(二) 消费娱乐与平面化 | 第23-25页 |
(三) 展示决定存在 | 第25-27页 |
(四) 全球性特点与文化政治色彩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意象与影像的一体同源与分界对立 | 第29-37页 |
一 意象与影像同为“看”文化的源始亲缘性 | 第29-31页 |
(一) 同源性 | 第29-30页 |
(二) 亲缘性 | 第30-31页 |
二 意象与影像作为“看”文化的分界对立 | 第31-37页 |
(一) 看之内容的分界对立 | 第32-33页 |
(二) 看之方式的分界对立 | 第33-35页 |
(三) 看之效果的分界对立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意象与影像的不同现实根基和文化生存模式 | 第37-50页 |
一 意象与影像: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现实根基 | 第37-42页 |
(一) 古典审美意象的生存土壤 | 第37-39页 |
(二) 当代视觉影像文化的现实根基 | 第39-42页 |
二 意象与影像: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生存模式 | 第42-47页 |
(一) 两种世俗主义倾向 | 第43页 |
(二) “逍遥游”与“单向度” | 第43-44页 |
(三) “天人和谐”与“媒介自然化” | 第44-45页 |
(四) 二者合力:“悬浮式”的文化生存 | 第45-47页 |
三 新式影像观:让对象自己说话 | 第47-50页 |
(一)应对外部制约因素 | 第47-48页 |
(二)重建内部价值导向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