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连接器的面向方面建模方法的研究及其工具支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0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AOP得不到广泛应用的原因第13-14页
     ·UML中没有支持Aspect的元素第14-15页
     ·软件的设计和编码脱节第15-16页
     ·问题总结第16页
   ·解决方案第16-18页
     ·将AOP移动到软件的分析设计阶段第16-17页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增加AO模型的元素第17-18页
     ·AOP信息的存储和代码框架生成第18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9页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9-20页
第二章 面向方面编程及其应用第20-26页
   ·AOP产生背景第20页
   ·面向方面编程概述第20-21页
     ·什么是Aspect第20页
     ·Aspect提供了封装第20-21页
     ·织入的概念第21页
   ·面向方面编程典型应用第21-23页
     ·数据的加密与解密第21-22页
     ·数据的压缩解压缩第22页
     ·对象的持久化第22-23页
     ·事务管理第23页
     ·负载平衡第23页
     ·日志功能第23页
   ·面向方面编程的新型应用第23-25页
     ·系统的个性定制第24页
     ·信息缺损的处理第24页
     ·操作同步第24-25页
     ·执行时间限制第25页
     ·内存占用限制第25页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面向方面编程语言及其建模第26-50页
   ·面向方面编程的实现技术第26-27页
     ·AOP语言规范第26页
     ·AOP的语言实现第26-27页
   ·面向方面编程的实现语言第27-44页
     ·AspectJ—Java的AOP实现第27-31页
     ·JAsCo—基于组件的AOP实现第31-38页
     ·AspectWerkz—基于POJO的AOP实现第38-44页
   ·面向方面编程的建模第44-49页
     ·对UML进行扩展的AOP建模第44-47页
     ·使用图形转换的AOP建模第47-49页
     ·两种建模方法的分析第49页
   ·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不同AOP实现中共同信息的归纳与存储第50-64页
   ·不同AOP实现中共同信息的归纳第50-61页
     ·AOP的中心:连接点第50-52页
     ·不同AOP实现中方面的比较第52-55页
     ·不同AOP实现中语法的差异第55-56页
     ·不同AOP实现中方面语义的相似性第56-58页
     ·不同AOP实现中方面语言的机制第58-59页
     ·不同AOP实现中共同信息的归纳第59-61页
   ·不同AOP实现中共同信息的存储第61-63页
     ·AOP共同信息直接存储第61-62页
     ·数据库模型存储第62-63页
     ·混合式存储第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连接器第64-74页
   ·什么是连接器第64页
   ·连接器的用法第64-65页
   ·连接器的意义第65-68页
     ·为什么要有连接器第65-66页
     ·连接器解决的问题第66-67页
     ·连接器的要求第67-68页
   ·连接器的引入第68-71页
     ·连接器的目的第68页
     ·连接器的位置第68-69页
     ·包级别分解第69-70页
     ·连接器语义第70-71页
   ·代码框架的生成第71-72页
     ·代码框架生成的意义第71-72页
     ·代码框架生成的过程第72页
   ·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AOPDesigner工具的实现框架第74-80页
   ·设计目的第74页
   ·用户界面第74-77页
   ·系统框架第77-78页
     ·总体框架第77页
     ·代码结构第77-78页
   ·小结第78-80页
第七章 应用实例第80-86页
   ·实例描述第80-81页
     ·用例图第80-81页
     ·类图第81页
   ·AOPDesigner工具使用第81-85页
     ·AO元素建模第82页
     ·添加连接器第82-83页
     ·共同信息生成第83-84页
     ·AOP代码框架生成第84-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86-89页
   ·本文总结第86-87页
   ·相关工作第87-88页
   ·未来展望第88-89页
第九章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鼠脑内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其在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下一篇:高压氧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