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色彩的淡化:一种“新健康观”的生成与实践--以绍兴N村为例
|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s | 第4-6页 |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6-7页 |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 第7-12页 |
| 一、关于现代化与健康观的研究 | 第7-8页 |
| 二、关于国家与健康观的研究 | 第8-9页 |
| 三、关于医学社会学的相关研究 | 第9-12页 |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一、社区及其医疗设施概况 | 第12-13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第四章 “旧健康观”:社区对疾病与医疗的苦难记忆 | 第14-25页 |
| 一、生产状况 | 第14-17页 |
| 二、疾病概况 | 第17-19页 |
| 三、医疗水平 | 第19-23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五章 幸福生活:新健康观的背景 | 第25-33页 |
| 一、“生命过程的延长” | 第25页 |
| 二、社会支持的多元化 | 第25-28页 |
| 三、“自力更生”:一以贯之的品质与新的意义 | 第28-32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六章 生成中的新健康观 | 第33-52页 |
| 一、生成中的“新健康观” | 第33-48页 |
| 二、“生成中”的新健康观 | 第48-5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5页 |
| 一、 本文的结论 | 第52-53页 |
| 二、研究“健康观”的意义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62页 |
| 附录1:本文所涉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情况 | 第59-61页 |
| 附录2:焦点团体名录 | 第61-62页 |
| 后记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