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6页 |
英文摘要 | 第16-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9-61页 |
第一节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进展 | 第19-49页 |
·甲硫醇的性质 | 第19-20页 |
·甲硫醇的物理性质 | 第19页 |
·甲硫醇的化学性质 | 第19-20页 |
·甲硫醇的用途 | 第20-23页 |
·农药 | 第20-21页 |
·医药 | 第21-22页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 第22-23页 |
·染料工业及其它方面 | 第23页 |
·常规的合成甲硫醇方法综述 | 第23-26页 |
·硫化氢—甲醇法 | 第23-25页 |
·甲醇—二硫化碳法 | 第25页 |
·硫脲—硫酸二甲酯法 | 第25页 |
·氯甲烷—硫化碱法 | 第25-26页 |
·酰氯—硫酸还原法及其它方法 | 第26页 |
·高硫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 | 第26-41页 |
·合成气制甲醇及低碳醇 | 第26-29页 |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课题的提出 | 第29-32页 |
·由合成气为原料制甲硫醇的研究进展 | 第32-35页 |
·高硫合成气制甲硫醇的机理研究 | 第35-41页 |
·Mo基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 第41-49页 |
·Mo基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机理 | 第41-46页 |
·助剂对Mo基催化剂的影响 | 第46-48页 |
·载体对Mo基催化剂的影响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依据及实验方案 | 第49-51页 |
·选题依据 | 第49-51页 |
·实验方案 | 第51页 |
第三节 论文的组成与概要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61-77页 |
·主要试剂、气体及规格 | 第61-62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63页 |
·钼酸钾的制备 | 第62页 |
·钼酸铵为前驱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不同浸渍顺序钼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页 |
·不同碱金属助剂促进的钼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62-63页 |
·钼酸钾为前驱体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页 |
·三组份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页 |
·不同载体负载的钼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页 |
·不同有机添加剂的钼基催化剂的制备 | 第63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63-65页 |
·反应产物分析 | 第65-73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65-69页 |
·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69-73页 |
·谱学表征 | 第73-76页 |
·BET测试 | 第73页 |
·TG-DTG测试 | 第73-74页 |
·XRD测试 | 第74页 |
·LRS测试 | 第74页 |
·XPS测试 | 第74页 |
·ESR测试 | 第74页 |
·程序升温实验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第三章 合成甲硫醇钼基催化剂的优化及构-效关联 | 第77-122页 |
第一节 催化剂的筛选优化实验 | 第77-92页 |
·碱助剂的优化实验 | 第77-82页 |
·不同碱离子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8-79页 |
·不同钾前驱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79-80页 |
·钾的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80-81页 |
·浸渍顺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81-82页 |
·K-Mo催化剂的第二助剂的优化实验 | 第82-86页 |
·筛选实验 | 第82-84页 |
·Co负载量及浸渍顺序的优化 | 第84-85页 |
·Te负载量的优化 | 第85-86页 |
·载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86-87页 |
·总负载量的优化 | 第87-88页 |
·有机络合剂的影响 | 第88-90页 |
·煅烧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90-92页 |
第二节 催化剂的构-效关联研究 | 第92-113页 |
·碱促进Mo基催化剂的构-效关联 | 第93-99页 |
·H_2-TPR表征 | 第93-95页 |
·LRS表征 | 第95-97页 |
·讨论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Te对K_2MoO_4/SiO_2催化剂的促进效应研究 | 第99-105页 |
·ESR表征 | 第99-101页 |
·XPS表征 | 第101-105页 |
·结论 | 第105页 |
·载体酸碱性对K-Mo-C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105-111页 |
·TPD表征 | 第105-107页 |
·H_2-TPR表征 | 第107-108页 |
·LRS表征 | 第108-110页 |
·结论 | 第110-111页 |
·煅烧条件的影响 | 第111-113页 |
·XRD表征 | 第111-112页 |
·H_2-TPR表征 | 第112-113页 |
·结论 | 第11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2页 |
第四章 钼基催化剂上高硫合成气合成甲硫醇反应的研究 | 第122-156页 |
第一节 反应网络的研究 | 第122-132页 |
·产物分布 | 第122-124页 |
·原料气中H_2浓度和H_2S浓度对产物分布影响 | 第124-126页 |
·反应温度和压力对产物分布影响 | 第126-128页 |
·空速对对产物分布影响 | 第128页 |
·反应网络的提出 | 第128-132页 |
第二节 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132-150页 |
·实验部分 | 第133-1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34-144页 |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 | 第134-135页 |
·XRD表征 | 第135-138页 |
·CO-TPD表征 | 第138-139页 |
·ESR表征 | 第139-140页 |
·XPS表征 | 第140-144页 |
·反应机理的提出 | 第144-150页 |
第三节 本章小节 | 第150-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56页 |
第五章 催化剂的放大试验及失活研究 | 第156-164页 |
第一节 催化剂的放大试验 | 第156-159页 |
·制备放大和评价放大试验 | 第156-158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 | 第158-159页 |
第二节 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研究 | 第159-163页 |
·硫化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159-160页 |
·催化剂的再生评价 | 第160-163页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64-166页 |
·催化剂的设计方面 | 第164-165页 |
·催化反应的途径和机理研究方面 | 第165-166页 |
博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166-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