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合作社法中的弱者及弱者保护 | 第8-28页 |
第一节 合作社的兴起——弱者自救运动 | 第8-13页 |
一、合作社的兴起 | 第8-10页 |
二、合作社的特征 | 第10-11页 |
三、合作社二元弱者主体结构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合作社的社员——经济上的弱者 | 第13-16页 |
一、早期的合作社社员 | 第13-15页 |
二、发展中的合作社社员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合作社——市场竞争中的弱势主体 | 第16-22页 |
一、合作社——多元市场主体中的弱者 | 第16-21页 |
二、合作社——与强势市场主体的对抗与妥协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合作社弱者保护的必要性 | 第22-28页 |
一、合作社——政府需要发展与需要政府扶持的双重角色 | 第22-25页 |
二、合作社弱者保护是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 | 第25-26页 |
三、合作社弱者保护是衡量人权的重要指标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西方国家合作社立法弱者保护精神的制度安排 | 第28-37页 |
第一节 立法观念的转变——从抵制到扶持 | 第28-31页 |
一、传统观念 | 第28页 |
二、转变后的观念 | 第28-29页 |
三、观念转变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合作社法的立法体例 | 第31-33页 |
一、有关合作社法立法体例的理论综述 | 第31-32页 |
二、评价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西方国家合作社立法弱者保护精神的具体制度安排 | 第33-37页 |
一、国际合作社联盟扶持合作社的参照规范 | 第33-34页 |
二、西方国家合作社立法弱者保护精神的制度安排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弱者保护精神在我国合作社法中的表现——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中心 | 第37-45页 |
第一节 农民权利保护:中国合作社立法的肇端 | 第37-39页 |
一、农民、农业、农村的弱者地位 | 第37页 |
二、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维护农民权利 | 第37-38页 |
三、保护农民权利是弘扬我国优良传统的必然结果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合作社法对社员权益的保护 | 第39-42页 |
一、社员人身权益保护 | 第40-41页 |
二、社员财产权益保护 | 第41-42页 |
第二节 合作社法对合作社权益的保护 | 第42-45页 |
一、合作社——平等的市场参与主体 | 第42-44页 |
二、合作社——特殊的保护对象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合作社权益保护的立法完善 | 第45-54页 |
第一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足与对策 | 第45-48页 |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不足 | 第45-47页 |
二、改进的对策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制定统一的合作社法 | 第48-50页 |
一、我国合作社立法的现状 | 第48页 |
二、采用分业单独立法模式的原因 | 第48-49页 |
三、制定统一合作社法的趋势 | 第49-50页 |
第三节 合作社法律文化构建 | 第50-54页 |
一、合作社法律文化 | 第50-51页 |
二、合作社法律文化构建的国际经验 | 第51-52页 |
三、我国合作社法律文化构建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