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补肾法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上篇 文献研究 | 第10-17页 |
| 1.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 第10-11页 |
| ·细胞免疫 | 第10页 |
| ·体液免疫 | 第10-11页 |
| 2. 生物化学治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 第11-14页 |
| ·免疫因子 | 第11页 |
| ·细胞因子 | 第11-13页 |
| ·干扰素(IFN) | 第11-12页 |
| ·白细胞介素-II(IL-2) | 第12页 |
| ·肿瘤坏死因子(TNF) | 第12-13页 |
| ·集落刺激因子(CSF) | 第13页 |
| ·其他 | 第13-14页 |
|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第13页 |
|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 | 第13-14页 |
| 3.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的进展 | 第14-17页 |
| ·辨证论治 | 第14-15页 |
| ·健脾益气法 | 第14-15页 |
| ·补肾法 | 第15页 |
| ·健脾补肾法 | 第15页 |
| ·益气养阴法 | 第15页 |
| ·其他治法 | 第15-16页 |
| ·注射液 | 第15-16页 |
| ·穴位注射 | 第16页 |
| ·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 ·单味中药研究 | 第16页 |
| ·中药复方研究 | 第16-17页 |
| 中篇 临床研究 | 第17-23页 |
| 1.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7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 ·病例来源 | 第17页 |
| ·诊断标准 | 第17页 |
| ·辨证标准 | 第17页 |
| ·病例选择 | 第17-18页 |
| 3. 治疗方法 | 第18页 |
| 4. 观察指标 | 第18-19页 |
| ·安全性观察指标 | 第18页 |
| ·疗效性观测 | 第18-19页 |
| ·观察方法 | 第19页 |
| 5.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9页 |
| 6 统计学处理 | 第19页 |
| 7 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 ·病例基本构成情况 | 第19-20页 |
| ·研究结果 | 第20-22页 |
| ·安全性观测 | 第22-23页 |
| 下篇 讨论 | 第23-27页 |
| 1 组方依据 | 第23页 |
| 2 方药分析 | 第23-25页 |
| ·组方配伍及方义 | 第23-24页 |
| ·药理作用 | 第24-25页 |
| 3 疗效分析 | 第25-26页 |
| 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6页 |
| 5 今后的科研思路 | 第26-27页 |
| 结论 | 第27-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28-32页 |
| 附录 | 第32-3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