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

柴油机双层隔振台架主动隔振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30页
   ·振动主动控制及其发展第11-22页
     ·发展概况第11-15页
     ·主动控制策略第15-17页
     ·主动控制作动器第17-19页
     ·主动控制对象系统第19-22页
   ·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第22-26页
     ·非线性特性第22-24页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控制第24-26页
   ·柴油机双层液压主动隔振台架第26-29页
     ·系统的构成第26页
     ·振动主控制第26-27页
     ·系统非线性第27-2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29-30页
第2章 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策略第30-49页
   ·线性化策略及实现第30-36页
     ·线性化策略的补偿过程第30-31页
     ·PCMRAIC策略第31-32页
     ·PCMRAIC策略实现第32-36页
   ·误差通道模型及PCMRAIC策略第36-43页
     ·数学建模第37-39页
     ·降阶模型第39-41页
     ·预补偿器模型第41-43页
   ·仿真结果第43-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3章 误差通道线性化试验研究第49-68页
   ·误差通道PCMRAIC策略第49-56页
     ·误差通道参考模型第49-54页
     ·误差通道辨识第54-56页
   ·台架误差通道试验第56-59页
     ·误差通道试验布置第56-57页
     ·多项式网络结构辨识误差通道第57-59页
     ·误差通道线性化试验第59页
   ·线性化结果及分析第59-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及实现第68-90页
   ·FDNOU方法的广义频响函数解耦第68-74页
     ·广义频响函数的解耦过程第69-73页
     ·一个简单例子第73-74页
   ·FDNOU方法的频响函数复曲线拟合第74-82页
     ·传递函数参数拟合第75-76页
     ·传递函数曲线拟合算法第76-81页
     ·复曲线拟合过程第81-82页
   ·FDNOU方法的实现过程第82-83页
   ·FDNOU方法的台架误差通道系统辨识试验第83-88页
     ·误差通道扫频试验第83页
     ·误差通道非线性系统辨识第83-88页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5章 台架的主动隔振研究第90-111页
   ·线性误差通道的自适应陷波算法隔振试验第90-98页
     ·自适应陷波算法第90-92页
     ·误差通道的相位滤波第92-93页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93-98页
   ·非线性误差通道的改进自适应陷波算法隔振试验第98-109页
     ·改进自适应陷波算法第98-99页
     ·误差通道的相位滤波第99-100页
     ·线性参考模型第100页
     ·预补偿器频域模型第100-102页
     ·试验结果和分析第102-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6章 台架的系统隔振特性分析第111-138页
   ·台架的系统模型第111-120页
     ·子系统划分第111-112页
     ·子系统坐标系统第112-114页
     ·线性模态叠加理论第114页
     ·台架的子系统模型第114-120页
   ·台架的隔振过程第120-124页
     ·被动隔振过程第120-122页
     ·主动控制过程第122-124页
   ·台架振动的数值仿真第124-131页
   ·台架的能量建模试验第131-137页
     ·初级通道模型试验第131-133页
     ·模态试验第133-137页
   ·本章小结第137-138页
第7章 改进自适应陷波算法研究第138-149页
   ·影响因素分析第138-146页
     ·线性化参考模型第138-140页
     ·误差通道相频特性第140-141页
     ·台架主动隔振试验的结果对比第141-146页
   ·基频隔振效果分析第146-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结论第149-152页
 一 全文总结第149-151页
 二 研究工作展望第151-152页
参考文献第152-16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5-166页
致谢第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盈利运作模式的第四方物流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研究
下一篇:组织犯研究--以共谋共同正犯为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