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网络道德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道德与伦理 | 第16-17页 |
·网络道德概念的界定及其特性 | 第17-18页 |
·写作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2章 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概述 | 第20-26页 |
·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 第20-21页 |
·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培养大学生树立自主自律的网络道德意识 | 第22页 |
·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 第22-23页 |
·教育大学生注意网络礼仪 | 第23页 |
·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 第23-24页 |
·注重网络心理健康的教育 | 第24页 |
·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与方式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概述 | 第26-35页 |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目标 | 第26-27页 |
·有关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体现出的目标 | 第26-27页 |
·有关团体推出的出版物中体现出的目标 | 第27页 |
·有关学者提出的目标 | 第27页 |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 第27-31页 |
·遵守网络礼仪 | 第28-29页 |
·保护隐私权 | 第29页 |
·注意网络安全 | 第29-30页 |
·预防计算机犯罪 | 第30页 |
·尊重知识产权 | 第30-31页 |
·美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与方式 | 第31-34页 |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 第31页 |
·以大学为中心面向社区开展网络道德的教育 | 第31-32页 |
·以网络课程和专题网站的形式进行网络安全和网络法规的教育 | 第32页 |
·以研究性的、开放式的道德教育模式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 第32-33页 |
·以图书馆教师和计算机教师为主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和分析 | 第35-55页 |
·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35-40页 |
·网络信息的繁杂性与选择性矛盾的问题 | 第35-36页 |
·网络领域的霸权性与多样性文化碰撞的问题 | 第36-37页 |
·网络环境中道德规范与道德失范矛盾的问题 | 第37-40页 |
·中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比较 | 第40-49页 |
·中美两国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比较 | 第40-43页 |
·中美两国网络道德立法的比较 | 第43-47页 |
·中美两国网络道德规范的比较 | 第47-49页 |
·中美网络道德教育经验的分析 | 第49-54页 |
·美国网络道德教育经验的分析 | 第50-53页 |
·我国网络道德教育经验的分析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启示与思考 | 第55-60页 |
·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 | 第55-56页 |
·重视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使网络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 第56页 |
·提高和培养信息素养,自觉地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 | 第56-57页 |
·运用各种活动载体,紧密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 | 第57-58页 |
·树立网络道德教育的主体平等意识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