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1 禽类染色体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禽类染色体核型 | 第11-12页 |
| ·禽类染色体带型 | 第12-15页 |
| ·染色体G-带 | 第12-13页 |
| ·染色体R-带 | 第13页 |
| ·染色体C-带 | 第13-14页 |
| ·染色体Q-带 | 第14页 |
| ·染色体Ag-NORs 带 | 第14-15页 |
| ·细胞遗传学标记研究 | 第15页 |
| 2 禽类生长激素(GH)基因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生长激素的结构 | 第15-16页 |
| ·生长激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 第16-17页 |
| ·禽类GH 基因的结构 | 第17-18页 |
| ·禽类GH 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18-19页 |
| ·禽类GH 基因的多态性 | 第19-20页 |
| 3 禽类生长激素受体(GHR)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 ·生长激素受体的结构 | 第20-22页 |
| ·GHR 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22页 |
| ·禽类GHR 基因的结构 | 第22-23页 |
| ·禽类GHR 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23-24页 |
| ·GHR 基因与矮小型鸡 | 第24-25页 |
| ·禽类GHR 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 第25-26页 |
| 4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26-27页 |
| ·SNP 的研究方法: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 | 第27-28页 |
| 5 遗传标记辅助选择(MAS) | 第28页 |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30页 |
| 第二章 鹅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30-42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 ·材料 | 第30-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30-31页 |
| ·方法 | 第31-33页 |
| ·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 第31-32页 |
| ·综合培养基的配制 | 第31页 |
| ·采血 | 第31页 |
| ·培养 | 第31页 |
| ·秋水仙素处理 | 第31页 |
| ·标本片制作与观察 | 第31-32页 |
| ·染色体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核型似近系数和进化距离的计算 | 第3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 ·浙东白鹅、四季鹅和皖西白鹅染色体数目 | 第33-34页 |
| ·浙东白鹅、四季鹅和皖西白鹅核型分析 | 第34-37页 |
| ·3 个鹅种群核型似近系数及进化距离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42页 |
| ·染色体制备 | 第38-39页 |
| ·染色体数目 | 第39页 |
|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39-40页 |
| ·核型似近系数及进化距离 | 第40-42页 |
| 第三章 鹅GH 基因和GHR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关联研究 | 第42-7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52页 |
| ·材料 | 第42-45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43-45页 |
| ·菌株和克隆载体 | 第45页 |
| ·方法 | 第45-52页 |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45页 |
| ·基因组DNA 浓度和纯度的检测以及稀释 | 第45-46页 |
|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6-47页 |
| ·PCR 扩增 | 第47页 |
| ·琼脂糖检测 | 第47页 |
| ·SSCP 分析 | 第47-48页 |
| ·硝酸银染色 | 第48页 |
|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48页 |
| ·载体连接 | 第48-49页 |
| ·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49页 |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49页 |
| ·质粒DNA 的小规模提取——碱裂解法 | 第49-50页 |
| ·质粒的鉴定 | 第50-52页 |
| ·序列测定 | 第52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52页 |
| ·相关软件 | 第52页 |
| ·统计方法 | 第5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68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的克隆和测序 | 第52-58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的PCR 扩增 | 第52-54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54-58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鹅多态性检测 | 第58-60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的SSCP 检测 | 第58-59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不同基因型纯合子的克隆测序 | 第59-60页 |
| ·3 个鹅种群GH 基因编码区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 | 第60-63页 |
| ·3 个鹅种群GH 基因外显子2 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 | 第60-62页 |
| ·3 个鹅种群GH 基因外显子4 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 | 第62-63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 第63-65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鹅多态性检测 | 第65-66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的SSCP 检测 | 第65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不同基因型纯合子的克隆测序 | 第65-66页 |
| ·3 个鹅种群GHR 基因3’-调控区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 | 第66-67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 第67-68页 |
| 3 讨论 | 第68-76页 |
| ·PCR-SSCP 条件优化 | 第68-69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的克隆 | 第69-70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多态性 | 第70-72页 |
| ·鹅GH 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 第72-73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多态性 | 第73-74页 |
| ·鹅GHR 基因3’-调控区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 第74-76页 |
| 全文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