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第9-22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第9-13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第9-10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第10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第10-11页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第11-12页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一致性第12-13页
 二、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13-18页
  (一) 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律保护的现状第13-15页
  (二) 国际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制度第15-18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难点第18-22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主体难确定第19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性质难以确定第19-20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创性难以确定第20-22页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和基本原则第22-29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第22-24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范畴第22-23页
  (二) 知识产权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可能性第23页
  (三) 知识产权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第23-24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原则第24-29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整体保护原则第24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保真性原则第24-25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公众参与原则第25-27页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主权的原则第27页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临时保护原则第27-29页
第三章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建第29-45页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第29-32页
  (一) 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法律的成果第29-30页
  (二) 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0-31页
  (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纠纷解决不力第31-32页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选择第32-34页
  (一) 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第32-33页
  (二)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的选择第33-34页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架构第34-45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著作权保护制度第34-36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标权保护制度第36-40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权保护制度第40-42页
  (四)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注册制度第42-43页
  (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的确认和主体确认制度第43-44页
  (六) 非物文化遗产专门管理机构制度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参考书籍第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个人成果第49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朝梁萧氏家族全文编年考
下一篇: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