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页
   ·文献综述第9-11页
   ·研究方法、特色及创新之处第11-12页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概念与相关理论阐释第12-2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含义、结构及其关系的界定第12-15页
     ·学术界的相关界定第12-13页
     ·本文的相关界定第13-15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第15-24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研究的经验借鉴第16-24页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形成及其特点第24-26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发展状况第24-25页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特点第25-26页
第4章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在各领域的贡献第26-48页
   ·经济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的贡献第26-32页
   ·政治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的贡献第32-37页
   ·思想文化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的贡献第37-42页
   ·社会领域的理论工作者的贡献第42-48页
第5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理论创新的原因研究第48-54页
   ·内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自身特点的研究第48-51页
     ·他们通过勤奋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是他们能够提出新的观点的前提条件第48页
     ·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是他们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第48-49页
     ·他们都对国情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是他们进行理论创新的必备条件第49页
     ·他们具有巨大的理论勇气,是他们能够提出新理论的必要条件第49-50页
     ·他们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良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是他们提出新想法的内在动力第50页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吸收借鉴西方有价值的理论相结合,在结合中创新,是他们能够提出新理论的关键因素第50-51页
   ·外因:他们所处的中国社会环境特点的研究第51-54页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他们提出新理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空间第51页
     ·中国民主不断发展及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他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第51-52页
     ·中国对外开放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为他们拓展视野,了解世界经验和教训提供了广阔平台第52-53页
     ·决策者对理论工作者的鼓励和支持,为理论的顺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第53-54页
第6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理论贡献的基本经验研究第54-58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条件第54页
   ·关心现实问题,注重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第54-55页
   ·领袖群体高度重视理论界的研究成果是理论创新的有效途径第55-56页
   ·建立和完善理论创新的传导机制,使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尽快传输或转化为党的创新理论,是理论创新的关键环节第56-57页
   ·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民主和宽松的理论氛围是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保障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利益分析的视角
下一篇:台湾政治与两岸政治关系的发展